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标铜>第十章 方闻由是仇怨生 2
进士的头衔就已经是十拿九稳,殿试时若没有大不敬的罪过,皇帝绝不至于黜落。

可万万没想到的却会有后来的一出,到嘴的鸭子居然也能飞了。

原来万历四十四年戊辰科会试,得中会元的是吴江县举子沈同和。

但此榜一出,京城上下忿然。

那沈同和是时任右副都御史的沈季文的儿子,素来依仗家世不务学业,以至目不知书,下笔不能成文。

乡试时便有传言其系以重金聘得善写小字的能人,将考题内容写作小册带入考场作弊得以中举。

会试时的同乡赵鸣阳与沈同和为姻亲,赵鸣阳的才学颇有名气,因此沈同和出面贿赂考官,在考场中将两人号房相邻,沈同和的考卷全都出自赵鸣阳之手。

最后发榜,沈同和名列会试第一,得中会元,赵鸣阳也名列第六,传言一出,在京中的各地举子中舆论大哗。

随即礼科给事中姚永济、户部巡漕御史朱阶以沈同和目不识丁,其考卷出自赵鸣阳之手为由,请神宗命礼部会同科道进行复试。

礼部侍郎何宗彦也以流言日烦为由建议必须复试,皇帝于是乃命礼部会同科道进行重考。

礼部复试后,回奏沈同和文理荒悖,朝廷便断了将其发配边疆,助沈同和舞弊的赵鸣阳也被同时杖责除名,永不叙用。

虽然此事与马士英无涉,但那一科中马士英的号房却也与沈同和相邻,故而礼部迟迟不肯认定,当科发榜提名便没有他。

这其三嘛,都说这马士英乃是马家的螟蛉之子,并非马家亲生,是五岁上时被一槟榔商人从广西带来过继到的马家,而那商人原本也非马士英生父。

那马明卿本已有三个儿子,却又过继了这一个,原因自是不足为外人道,倒是听说此子非凡,北门外孙瞎子曾经给算过一卦,说今后要入阁拜相,虽然只是笑谈,也未必不是为这因由。

因为这三桩奇事,这位马家小一辈的青年才俊,在郡中名声颇大。

是以王星平也有兴趣打问。

一堆人作一处吃茶闲话,直到夜深……

…………

次日却是鸡鸣即起,王星平便听见隔壁一大早的嘈杂,想来府城中的客人不少已经到了,却只是小半,更多的客人还在城郊,要待城门开后才能进来。

今日王星平与众人道路相反,他要趁着清明前出趟城,家中有姐姐、姐夫在,自也放心。

昨夜已经与王若曦交代下了,是以早早的洗漱好,也没再招呼,便和王小六出了府向朝京门去。

从后门出来,一路过了小十字,一条大道笔直,都铺上了青石板,用水洒扫一遍后,倒也干净整洁了许多。

快步走了一刻多,便在朝京门外找见了叶家的小五、小七,还有左太山。

三个小子都是纯良的性子,又年轻,昨天让叶大柜交代下他们跟着自己出外办事,果然早早便在这里候着,见了王星平,一起过来见礼。

“见过少爷。”

“不用如此客气,你们都吃过饭了么?”

寻常下力的伙计一日都是两顿,晌午一顿,晚上一顿,因为吃得早,一般也都早早的睡下了。

今日却是起了个大早,还没搭话,便被带到了旁边一间棚子中,却是个小饭摊,一个阿嫂在棚子里面卖些春卷、米团和炸好的糯食之类,胡乱点了些,便摆上了一桌。

推让了一番,三个小子也便不再扭捏,大口吃喝起来。

吃过了饭食,才见一队寻城的官军自六洞桥那边过来,与守门的贵阳卫军士验过了官防,又办好了交接,那主管的吏员才慢悠悠进了门洞,上前去撕开城门上的用印封条。

放下了门杠,众人一起用力,城门总算是开了。

“起身。”

王星平一声喊,数出一串50文钱放在桌上,便在几个小子簇拥下快步向向城门走去。

朝京门的瓮城不似北边柔远门,因着有南明江拱卫,是以不像北门将瓮城城门开在一边。

进了瓮城,一个对穿便穿出城外,此时城外厢关两旁的铺子也都早开了,来送货的农民和商人挤作一处,食店中、码头上人声嘈杂,好不热闹。

进城的好歹要做做样子盘查,出城却是不必,何况这位富家公子模样的,还跟着几个伴当。

王小六走在打头,难得的畅快,往江面上看过一眼,便对着后头众人道:“我说什么,快看东面。”

一众人应声转头,就见半轮红日正从远处山后升起,光芒射透了朵朵稠云。

从朝京门外静静流过的南明江在东方目光所及处拐了一个大湾,那湾口激流的对岸上正有一处楼阁,三层琉璃翠瓦,在朝阳的光芒中亦浓亦淡。

“甲秀楼。”王星平却似能看清那远处楼阁匾额上的文字一般。

王小六心中奇怪,又不是第一次看见,自己也是看着景致好看而已才多了句嘴,今日少爷倒是感慨得很,就听身后旋又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以及少爷又是没头没脑的一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注:根据多方史料考证确定了马士英养子说的正确,同时确定了马士英进士的问题,当是受了沈同和案影响。从阮大铖称呼马士英年兄及其母年伯母得出其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会试得中),与阮大铖同年。但因为陷入弊案而晚了一科得授进士,故而正史中有其万历四十四年会试得中,四十七年‘为’进士的说法,当是后来查明后


状态提示:第十章 方闻由是仇怨生 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