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立宋>第二百八十三章 都统制
,死亦为汉鬼,血浓于水,亲重于山。这是圣人至理。”杜范接着说道,不缓不急,徐徐道来“你的事情,王夔也跟我们提起过,孟珙也曾为你上过折子,我和范相,都觉得,你虽厮混于蛮境,但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助王夔抵御北虏,为国出力,不忘血脉,算得上是个通理明理的人,幼时虽然因父母的关系,坐了罪名,但跟魏了翁有过师生情谊,算是个读书人,能回头是岸,总归是好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波澜不惊,仿佛在述说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处处都透出上位者对一个不慎掉入泥潭的失足青年的关怀和帮助,语句不长,却带着浓浓的大宋召你来,是看得起你的意味。

长孙弘面色如常,坐得端正,不住的点头,认真的谛听。

你姑妄说之,我姑妄听之。

杜范看他的神色,大为满意,于是摸着长须,又道“你的部下,那些鬼卒,很有战斗力,对大宋官军来说,虽不及禁军的威猛,但能有这样一支友军辅助,战事一起时,是非常有益的补充,我和范相,这次召你过来,并且在和王大人谈话时不回避你,其中的意思,你要明白。”

长孙弘眉头拧一拧,迟疑道“两位大人的意思下官不大明白。”

“呵呵。”

杜范和范钟一起笑起来,交换了一个眼神。

蛮人就是蛮人,就算是汉人过去的,跟蛮人一起混久了,也会被蛮人同化,变成只有力气脑子却不大灵活的蛮子了。

不过这样也好。

范钟笑着道“你不必着急,杜枢密的意思,是在赞你,王夔是一方大吏,你既然帮他,我们谈话也不回避你,是把你当作了自己人,让你今后竭尽所能,尽心尽力的为大宋效力的意思。”

这就挑明了。

小子,我们拿你当自己人,你就要给我们出死力气。

今后大宋有吃的,必然有你的一口。

长孙弘猛然作恍然大悟状,把屁股抬一抬,感动得面目发红,高声拱手道“谢两位大人抬爱,长孙弘一定听从大宋的命令,听从王大人的命令,今后听调听宣,绝无半点迟疑。”

“哎,也不是让你就听王夔的话了,你是大宋军将,挂的是大宋的印,打仗的事,还是要听枢密院的。”杜范把茶盏端起来,抿一口道“你和王夔,是同僚关系,他是上级,具体的事情是他安排,但是调兵听宣,是枢密院的命令为尊。”

“这是应该的。”王夔赶紧表态。

长孙弘心里绕着弯弯,表面上却心悦诚服的跟王夔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跟长孙弘的谈话,比跟王夔的谈话时间要少很多,几句话一说完,杜范和范钟就面露倦色,毕竟是上了岁数的老者,说了一上午也乏了。

“长孙弘之前在西川,军功不小,上次的行赏,有些委屈了,我和范相商量过了,准备提他作都统制,封上骑都尉,依旧统领原班军马,等过几天就上奏官家。”

杜范喝着茶,漫不经心的道。

都统制上骑都尉

王夔和长孙弘,同时把头抬了起来,都诧异得很。

宋朝的都统制,等于一方统帅,下面一般辖有几军,要论军权,有时比一方制置使都大。

如岳飞开初,就曾经担任神武副军都统制,带禁军神武军,担任京城的护卫。

把长孙弘升为都统制,意味着把他提到了跟王夔一样的高度上,至少从军权上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要用长孙弘来牵制王夔或者说拉拢长孙弘更好的为大宋效力

一个职位的提升,可以带来一连串的反应。

王夔和长孙弘的眉目间,都凝上了一层霜。

杜范似乎没有在意两人的反应,或者说这反应落在眼中,在意料之内。

“今日就说这些,你们且回吧。”杜范站起身来,作势要送客了,王夔和长孙弘也跟着站起来,晌午到了,大家都要吃饭的。

两人告声罪,就往外走,正要迈门槛的时候,身后又传来范钟苍老的声音,却是一句叮嘱。

“两位此去,切记今后须牢记一件事。”待两人回头,望向站定了的范钟的时候,范钟看着二人语重心长的道“文臣治国,是我朝立国之本,武夫虽强,也要听文臣,否者武夫独大,早晚会闹出祸事。文尊武卑,乃天道至理,两位千万要记在心上,深为铭刻。”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三章 都统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