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谋在三国>第五十三章 西园八校尉

大战过后,曹操立刻发捷报回洛阳,而吕恒这几天,一直在处理着大战过后的善后工作。毕竟死得人太多了!洪水过后,从广宗城向外看去,数不清的尸体被遗留在各个角落。(吕恒本以为,用水攻,断黄巾军备。随后自己与曹操两面夹击,屠杀白手之人。怎知,北方人多不会水。对于不会水的人来说,就是过膝的小河都能淹死。更不要说如此情况下的大水了。其中最少有一半人是被自己搞死的。也正是如此,吕恒得了个血手书生的浑号)因为临近夏天,一旦处理不好,必然会爆发瘟疫。所以这几日吕恒什么事都不管,一直在指挥着大军掩埋尸体,清理污秽。

虽然此处黄巾已败,但是其它各地,依然有大规模黄巾存在。曹操在进广宗的第一时间,便寻到了张角尸体所在。在找到后,直接命人割下头颅传至洛阳。不想灵帝竟命曹操将张角鞭尸,本已大势已去的黄巾。因为这个消息,硬生生的抗了下来。

广宗这边,因为有吕恒的存在,所以并没有爆发出瘟疫。但是别的地方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各个战场所在地,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瘟疫。好在控制及时,并没有对大汉造成太大的影响。

到七月,各个地方便相继传来了捷报。又过了一个月,朝廷在各处重新安置官员。这个时候,本应荣耀而归的吕恒等人,却完全被遗忘了。广宗的政事也完全下放(新来的官员完全接手了吕恒的工作)。闲来无事的吕恒与曹操,每天就空等着洛阳的圣旨召唤。左右等不到,吕恒便想着提前回到洛阳。

洛阳,朝廷因为黄巾平定太快,几个大佬对诸人的功劳评定不一。若按原先所说,作战有功者皆应重用。可惜十常侍贪财,临时改变了主意。将战功完全放于脑后,按照谁给的钱多谁功劳大在分配战功。这种行为,引起了朝中大佬的反弹。双方在你争我夺的情况下,将各地有功之人完全遗忘了。

“孟德,马上要九月了,我们还要等到多久?”

“玄甫可是想念文姬了?”

“离家数月,多次家书仅是寥寥数语,令我如何不思念?”蔡琰怕吕恒担心,所以并没有将事情告知吕恒。

“朝中已有定论,不出七日你我自可凯旋。”

吕恒见曹操说的如此笃定,心中更加欢喜“孟德可是得了朝中密信?”

曹操斜眼看了看吕恒,哈哈一笑“不可说,不可说。玄甫可否与我走上一遭,去瞧瞧那些闲余之人。”吕恒想了想,反正无事,刚好跑去凑凑热闹。

灵帝因为黄巾之乱,发现兵权的紧要。所以在黄巾大局已定后,传令各地“着精勇悍将以卫皇城”。说白了就是想建一个保镖军,专门听皇帝的大军――西园八校尉。

在以往这样的军队,也被称为老爷兵。一般都是世家庶子出任,至于嫡子,当然是走孝廉了。因为黄巾的缘故,灵帝并不准备让世家插手。原先决定在边军中抽选,回来发现阻力太大,只能改从各地抽选。

曹操作为灭黄巾主力功臣,得了整整一尉。(汉代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校尉到底统领多少个部并无常制,就明确的定义而言,校尉其实只统领一部四百人,《汉书?卫青传》颜师古注:校者,营垒之称,故谓军之一部为一校。补《后汉书?百官志》里各种校尉底下往往只编制一个军司马,其义即在此。每部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但有的部地位较高,其长官乃校尉与军司马各一人,如大将军营下五部,地位较一般的部高,所以大将军五部每部长官均是校尉。校尉比两千石,军司马比千石,校尉官职较军司马为高,所以一营之中虽然校尉直辖者只有一部,但其他各部的长官军司马职位均在校尉之下,故亦听从校尉的指挥,因此我们看两《汉书》与《三国志》一个校尉出征,往往带领数千人而非只有四百人就是这个道理。而当时完整编制的一营大致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曲五部两千人,因此通常一个校尉所统帅的部队为两千人上下。这一营即为战术上的主力部队。而灵帝所置八校尉,不仅满编,还另加了一营。实际就是2500人的大编制。)

仅仅不到三千人的编制,对于如今的曹操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今日带吕恒前来,正是借吕恒的淫威,血手书生可不是白叫的。

为了使选拔公平公正,曹操采取全军演武的方法。胜者留,败者走。其实这样的绝对本身就不公平,要知道穷文富武并不是说说。一般会点武艺的,不是富足人家,就是身有奇遇之人。至于那些正在的寒门,能留下的也定然是身体强壮之人。

不一会,比武正式开始。数十里的校场,站满了人。赛制决定两两对决,胜者直接进入下一轮。最后出来的三千人,可以被场下人进行挑战。一旦战胜,立马取而代之。为了避免有人故意寻事,挑战之人必须是有一战获胜之人。至于第一场便落败的人,如果不服气,可以去完成另外的准备。绕校场跑完整的跑完一圈,便有机会挑战胜者了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西园八校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