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促成赛事举办的推动力之一完全没有仔细考虑赛事固有风险的情况……他确定这样的三强争霸赛更多意味着麻烦而不是魔法部习惯宣称的,“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是巫师力量和友谊的最佳象征”。

何况,除去魔法部官员的勾心斗角和决定时的不负责任,无论如何,他不喜欢三强争霸赛本身。对“曾经的”哈利·波特而言,三强争霸赛聚集了一切令人厌恶的因素,它是那些常年萦绕不去的噩梦的源头、标志和切入点。他从三强争霸赛开始真正认识到这个世界最真实残酷的一面,他被迫接触和面对那些最不令人愉快的东西:谣言、诽谤、人身攻击,无原则的吹捧和践踏,公众瞬息万变的情绪和它们引发的各种问题;因为并非自己的因素失去信用,万分珍视的友情被证明脆弱无力,来自整个学校的误解、孤立和攻击……更不用说与此同时他被迫接受挑战和考验,被欺骗、被伤害,目睹死亡并且自己的生命也徘徊在死亡边缘——他其实非常清楚那不是三强争霸赛的错,只是一个食死徒利用争霸赛达到复活伏地魔的巨大阴谋。但无论如何,在魔法部和《预言家日报》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彻底的疯子和癔症精神病患者之前,三强争霸赛已经把自己将要遭受的作了一场充分的热身和预演……在自己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将那些最糟糕残酷的现实推到眼前。

他恨三强争霸赛,恨魔法部做出了决定而邓布利多接受、霍格沃兹举办了它。他知道这种假设没有意义,但如果三强争霸赛没有举行,塞德里克·迪戈里不会死——至少不会因为自己而死,死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却完全无能为力。他是一个那样优秀的年轻人,有天赋、朝气蓬勃,却仅仅活到十七岁。不管邓布利多在学年结束的宴会上用怎样的词句溢美、赞颂他为正义事业的牺牲,他的死亡真的毫无意义……除了带给人们悲痛和泪水。哈利·波特从来不认为那个在伏地魔复活的晚上死去的男孩是个英雄,他在必要的场合提及他、赞美他、向他表达敬意,但从来没有说过类似“与黑暗战斗的先驱”、“战争英雄”这样的话。然而,他的死亡是自己一生都在背负的十字架、无法卸下的沉重负担;他无法忘记塞德里克·迪戈里就像无法忘记邓布利多、忘记斯内普、忘记所有为与伏地魔的抗争献出生命的人们一样。在哈利·波特……哈利·格林德沃·佩弗利尔的记忆里,三强争霸赛永远和塞德里克的无辜惨死联系在一起。

而三强争霸赛也与公众的恶意、隐私的丧失、友情与信任的危机联系在一起。他其实一直不太清楚“曾经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熬过这一切,也许是因为那个时候还太年幼,也许是因为之后的遭遇更复杂和疯狂。但从他开始积攒勇气,并以足够的平静去回顾那些岁月,他真的为曾经面对过的人心世道的险恶由衷地恐惧战栗;十四岁时的自己拥有的生活就像是一个糟糕的沙碉作品,供人随意地观看和品评,而稍稍一点潮水、风或者有意无意的践踏都将使它毁坏、破碎,最终不成形状。十四岁的哈利·波特几乎是以卑微的态度乞求人们的信任,得到的却是敌视、讽刺、嘲笑、挖苦——他并不是没有经历过这些,无论是德思礼家还是二年级时引起恐慌的蛇佬腔和密室,但当不信任来自于朋友,来自于那些自己真心接纳喜欢、也希望自己被他们接纳和喜欢的人,这种伤害的痛苦程度丝毫不下于“钻心剜骨”。

唯一的慰藉来自赫敏,他最聪明、也最忠诚的朋友。哈利·佩弗利尔在想到她的时候不自觉地露出微笑。赫敏·格兰杰坚定地站在他的一边,相信他没有做任何违反规定的事情,为他准备比赛项目,在比赛开始前给他信心和安慰……他一点都不怀疑赫敏在上床睡觉前会为他的平安祈祷。在那几个月里,丽塔·斯基特的胡言乱语带给她和自己无数烦恼,可是事实上,她的那些报道让自己和赫敏更亲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五年级时候,他们利用丽塔·斯基特向人们发布伏地魔回来了的消息——赫敏最聪明的主意之一,而那是他生平第一次主动和公众接触,学习使用媒体为武器。

他爱那个聪明的女巫:赫敏·格兰杰给予了自己世上最珍贵的友谊,她总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温暖心灵。从一年级开始她就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一同学习、生活、成长,一起面对艰险,并肩战斗。她与自己分享最多的秘密,是可以毫不犹豫将后背托付的生死之交。她也是多年来唯一亲密的女性朋友,确切来说。在战争结束后的日子里有不止一个人向自己质疑他们的感情,疑惑于他们之间为什么没能够更进一步——为什么最后赫敏是跟罗恩在一起。事实上,他也几次问过自己,为什么那次圣诞舞会他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邀请赫敏。但最终他们保持了朋友关系,最好的朋友……即使后来德拉科·马尔福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迅速窜升乃至重要程度超过了罗恩,他的位置还是远远不及赫敏。

当然,赫敏并不仅仅是朋友,他们也是现实意义上的“家人”——和韦斯莱们的婚姻将他们联结到一起。想到这里的时候哈利·佩弗利尔不觉轻轻叹气:他不能肯定自己当初与金妮的结合受到这个的多少鼓励,然而他明确地知道他一直欣喜于他们同属于一个家庭。赫敏显然同样了解这一点,作为家人,她给予了三十年无条


状态提示:第71章 36-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