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超级程序>第二八一章 生命的意义

地震,海啸,大自然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毁灭。住宅、道路、桥梁、工厂、学校、办公楼,几乎所有的以静态、固态存在的人类文明的标志,作为人类生命的寄居之所、人类生产生活的载体、人类占有和分享文明成就的工具,却在顷刻间化为废墟,成为毁灭生命的媒介和见证。亲身体验到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大调整带来社会阵痛的吴为,感到这样的冲击震荡丝毫不亚于地震和海啸。人类生命的脆弱,驱使人类努力创造外在的文明成果去保护自己脆弱的生命,如此精心建构的生命依托,如同脆弱的生命的一般,同样显得如此脆弱。也许,找寻人类生命的坚强、强大,只有回归于人类生命的自身、回归于人类的精神、回归于人类的心灵,那才是人类强大、坚强的最终归宿,在那里才能构筑强大、坚强的基石,在那里才能搭建起人类的精神家园。

那次与暴娇妹的游湖,吴为从娇妹的一番话中得到宝贵启示,一对一的日常纾解是纾解,是小纾解,面对时代难题众人心中的纠结,才是大纠结。自古时势造人,人借机成势,所幸他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只要开悟短期内可见突飞猛进之效。

吴为开始集中精力思考生命的意义。他经过一番思考,梳理出几条探索路线,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大致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形而下的理解,把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理解为生物**存在的状态及相应的感觉,这可以称之谓世俗化的理解。二是形而上的理解,把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理解为超越生物**的一种精神追求,是“灵”与“肉”可以分离的理解,属于宗教型的生命价值观。三是对生命的生物存在与精神存在和谐统一的理解和追求,是“灵”与“肉”相统一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的理解和实现受着生命存在本身所固有的生物**存在与精神存在矛盾的制约,而人类生存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历史地决定了人们选择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生命的生物存在受生物化学规律的严格制约。使生物**的存在受着严格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精神因其想象性特点具有超越物质存在限制的可能。人类早期通过寻求长生不老药以求使生命获得永生的行为,反映了当时人类对生命存在的幼稚理解。现代科技进步的曙光向人们展示了人的精神存在可以克服生物**存在局限的诱人前景和可能。当代世界科技发展出现的智能高级化趋势预示,通过向人体实现神经植入形成人机复合体,制造超越人类的智能复合体,脑内仿真手段可以创造人所需要的一切,使人感到身临其境,获得相应的仿真体验。甚至人脑细胞不再由碳组成而是由电子、光子组成,停止人对生物**的需要,人的思想、精神存在的载体转换成电子电路而获得永生。人类发展由现存生命的生物存在形式所造成的种种局限将会被轻而易举地突破,由于生命的物质存在形式的改变使生命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在高级水平、高级形式上得到完美的实现。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回到现存较低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上来探讨如何合理地解决生命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深刻矛盾。由此使我们可以对现实生活中因陷入生命、生存理解误区所引发的种种矛盾得到合理的诠释,并寻求现实可行的化解途径。

对生存危机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生命的生物存在危机和生命的精神存在危机两种形式。由于人的生物**存在形式所固有的局限性,迫使人们在自身的生物**存在之外寻求精神依托。因此,人的精神存在就形成了双重依托:自身的生物**与外在的精神寄托。通常所说的生存危机、生命危机是指人的生物**存在危机及由此引发的精神存在危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环境中生活,由于人的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人的生物**存在面临着种种风险,产生了相应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状态。为此,人们通过创造各种物质技术手段、社会条件来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以增强人们的安全感。进一步地考察生物**存在危机及由此引发的精神存在危机之间存在的时滞极为重要。人类在许多情况下为了延续生命的努力都是为了缩短这一时滞。因为延长这种时滞就等于增加人们的痛苦。考虑到引发危机因素的多样性和人类心理的复杂性,需要细分若干种情况加以讨论。由于遭到意外毁灭性强烈打击使生物**瞬间消失,则由此引发的精神危机可以忽略不论。如果人的生物**遭受毁灭性打击刚刚使人来得及作出瞬间反应,则只能会在人的面部留下痛苦、恐惧的表情。自己和他人来不及作出化解危机的努力。在其他各种情况的考察中,文明、理性等因素会扮演重要角色,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可预知不可抗力的打击,受害者的自我认同心理会发生作用。虽然属于自然因素所引发但由于人为预警、预防机制人为失灵合并造成的伤害。则会诱发复杂的心理反应,如产生烦躁、不安、不满、仇恨、报复等心理。这就需要加强社会心理调节,健全社会管理。一般来说。要建立个人自我调节机制、社会心理调节机制、社会管理技术调节机制三大机制。较为复杂的危机反应和危机控制是精神层面存在的危机问题。比起由于人的生物**存在危机引发的影响来说,失去信仰的精神危机所引发的精神影响,规模更大、程度更深、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更加不容


状态提示:第二八一章 生命的意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