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咸鱼的自救攻略>第一千十四章 人才之忧
准备和里程碑6进行接力。

但现在拓店和单车都不可取,虽然随进共享单车的骑行数据有所恢复,但是要投单车得先开始铺店,把地盘圈起来才能投。可实际情况是连招聘新店员进行培训都困难。

而小康现在上缴了社区管控应用,其中已经包含了一部分潜伏版的社交功能,因此立刻开始推自己的功能,意义不大,特别是这个版本里没有明确的社交,只有带有社交属性的功能。

还有上线价值的,无非就是用户之间以健康币为等价物进行有偿送货之类的委托操作,以及小区二手货交易。这些在潜伏版社交中都有对应的玩法,发挥出门店的中心作用,比如二手货通过线上摆摊确定交易之后由卖家直接送到店里,买家自提等等,既能激发社交又能刺激货币循环,但是也都会造成直接接触,目前肯定吃不开,提都没法提。

所以只能优先推进品质生活计划。品质生活未来会是一个涵盖许多产品许多个sku的大型计划,但是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肯定只上几个款。

现在楚垣夕要头疼的问题是,既然别的都干不了,那品质生活要不要提速。原计划中首先建立的是这个品牌,然后整合的是供应链,就像三大零食电商那样,主要靠供应链贴牌做oem代工,最后才是建立自己的厂子和生产线,解决其中一部分产品的自给自足。

换言之第一步是找代工并且监控质量。

但现在楚垣夕要不是因为缺人,肯定选择跳过这步,直接建厂,理由并不是现在建厂便宜,资产价格低,而是梳理供应链难,找代工费劲。这也是这个里程碑一直delay着的原因之一。

代工厂缺的是复工,楚垣夕缺的是食品饮料领域的专家,想到专家,他就想到段陆庭,然后顺手发过一个微信:“你们交易完成了没?美多什么时候能完成对你们的整合?”

段陆庭很快回信:“怎么也得一个月吧?我还真没关心,但是总不可能昨天收购今天就把我家亲戚都赶走啊。”

此时楚垣夕当然已经知道天鲜配被并购已经十多天了,是跟小康复工前后脚签的约,因此说:“不见得,要是阿里来收购,就你们的规模,一个星期都不用就把你们整合完了。可见美多还是不灵啊,你们签并购有没约定多久完成整合?”

段陆庭又是半天没吱声,似乎又去查合同了。楚垣夕心说您到底成不成啊?这特么不应该记在脑子里每天看日历的吗?

但是也有可能是他家族中其它的人去做的谈判,家族企业一切不合理的地方都能找到合理性,所以也没什么可说的。

想到这里,楚垣夕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要不要,跟美多的高层做一次会面?还是耐心的等待对方完成整合,然后自己再检漏?

当然,小康并不是完全指望这批人,里程碑5的开启意味着招聘的开启,之前的不扩张只是临时的,进入新的里程碑肯定是招人先行。只是目前展开正常的社会招聘比较有难度罢了。

换成正常状态,专家还是比较容易找的,因为小康初期要的不多。品质生活主要集火的是高糖人群,这个群体不但对价格容忍度高,而且要求也比较另类,健康是第一位的,味道则不是,饮料比白水稍微有点味儿就行,食品亦然,不需要多么美味可口,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能提供一点口感就是非常好的选项了。

按原世界的节奏,初期只需要在面包、酸奶和饮料这三个大类里把“性价比”做出来,足以一炮打响。可惜就是因为容易找,所以楚垣夕原世界根本就没亲手操作这个环节,现在也不知道当初那些专家都跑哪去了,没办法复原。

所以,还是得求助万能的投资者,帮着寻找合适的资源,人力资源也是资源。楚垣夕当初把住了巴人的股权基本没有向外分发正是因为没有太多可求助的地方,一眼望去有需求的点,郑德都能奶住,或者内部挖潜也行。同样,上赶着把小康的a轮份额散出去,正是因为小康的结构比巴人复杂的多,需要奶的地方也特别多,单靠郑德能把袁敬累死。

比如现在,可以求助资本帮着物色人才,同样也可以求助资本帮着联系代工。现成的代工不好找现成的,但还可以找半成的啊,代工厂无非就是复工难,工人回不来,这些问题代工厂小胳膊小腿的不好解决,但有资本帮着疏通就会容易的多,这样小康肯定要多付出一点什么,但是对整个社会有意义。

在这个时刻,资本和企业并不只是钱的关系,而是共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个节点,其中掌握着众多资源的腿自然比较粗,于是化身为有力的支撑,协助国家共同撑起国民经济。类比于封建时代,叫做民者国之本,国者君之本,有民方有国,有国方有君,所以天下之道在于定国安民。

这个过程中,无论无论资本还是企业都是定国安民的单元,互相配合完全可以匹配出更多的需求,调动起更多的力量,许多平常打不出来或者不需要打的组合拳都有可能出现。

就像莆田系转产口罩一样,纸尿裤厂有材料,鞋厂有设备,双方比划两下就把生产线给凑起来了。

相比之下小康这点需求看起来费劲,真要是下大力气也完全干的起来。

所以楚垣夕跟徐欣提了新需求,同时也提出来约一下美多,见面聊聊的想法。

“啊?你,跟他们聊什么?”徐欣自然极为惊讶,约是肯定


状态提示:第一千十四章 人才之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