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零零的一桌。

说是孤零零,是因为那边桌上坐着的,只有一个人――那人面前放着酒菜杯盏,却只是静默微笑,似乎在等什么人;又似乎完全沉浸在观赏旁人地快乐中。

青岚稍微掸了掸袍袖,回眸对辛锋寒说了句什么,这才慢慢过去,坐在那人对面。

“青卿,”那人低声说,“你的约会总是这么有创意。”

青岚挑挑眉,“知道陛下对这些举子有兴趣,才特意选的今天――要知道君臣相遇的契机,往往就在这样彰显本性的瞬间。”

端木兴唇角勾起来,果然又把目光四处打量,半晌回头说:“方才一个举子在这里读他的文章。”

“哦?”青岚暧昧地笑问,“真有陛下看上的人么?”

“讨打!”端木兴抬手,用桌上的筷子轻轻敲了青岚的手一下,“什么是朕看上地人?朕看上的人,只有你一个。”

青岚便也作势呼痛,捧着手道:“被陛下看上,还真是一种痛苦。”说罢,才问:“到底是什么文章?”

“是这次科举地命题。”端木兴微叹,“爱国不如爱玉。”

青岚一笑。这题目她早已了熟于胸,礼部尚书郭公临特意选了这个题目,用孟子老人家地话,来说明亲贤才远小人的道理,本意是在暗讽她地呢。

“没想到在这样的地方,还真的能够听到这样的珠玑文字。”端木兴低笑,“擢郑必能骋调之才;置之蓬山德海,必能展判花之手……所谓‘至于治国’,倒是让朕刮目相看。”

“是啊。”青岚点头,“其实八股也好,死框架也罢,能写出这样珠玑文字的人,总是才华过人,进翰林院磨个两年,便是宰相之才――只可惜,写这篇文章的那位举子,第一场便被贴出卷子,赶出去不许再考……”

“只可惜,写这篇文章的那位举子,第一场便被贴出卷子,赶出去不许再考……”

端木兴听见青岚这样说,那两道好看的眉便拧了起来。“这些都是你安排的?”他淡淡地问,语气中已然流露了些许责问的意味。

青岚并不意外他的反应。虽说向来她的张狂任性他都可以容忍,屡屡被他发现自己的小动作小手段也没见他说过什么,但面前的人毕竟是一个帝王,尊严不可侵犯,怎么可能容忍被人玩弄在股掌之上?

“这个举子现在在京城中可是大大的有名。自打他的考卷被贴出来,已经传遍了京都,所以陛下一提,臣就知道是谁的考卷了。”青岚漫不经心地解释着,“如果这个举子是臣的人,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安排他来与陛下见面么----不说他不会被赶出考场,就是已经被贴出了卷子来又如何?若是臣自己去他面前卖个好,替他安排个前程,怕他不对臣感激涕零?”

这话,稍稍平息了端木兴的恚怒,可又勾起了他另一桩心事来,那眉并没有展开,反而皱得更紧了。

青岚却不理他的沉默,只顾着拿起桌上的酒壶自己斟酌起来,笑,“这家店铺自己酿的菊花蜜酒极好的,陛下既点了来,怎么不喝?”

端木兴摇摇头,“知道你喜欢,特为你点的。”他想了想,又说:“不是早说过,在外面的时候,要直呼名字的么?怎么又忘了?”

青岚笑笑,“谁敢直呼陛下名字呢?臣也不是当初那不懂世事的时候了。”虽是这样说,还是改了称呼,称他:“穆公子。”

两个人随便聊了几句,端木兴的目光便又转到周围举子身上;青岚百无聊赖间。看见邻桌上几个伪装成客人的黑狼卫正看过来,便露齿一笑,对着郑石举了举酒杯。

郑石霎时呛住,扭过头去咳个不休。…

端木兴目光收回来,忽然问:“那个举子叫什么名字?”

青岚愣住:“谁?”

“还装么?那个借酒装疯的,就是那会儿读那篇《至于治国》的那个?”

顺着端木兴地手指看过去,青岚失笑:“原来是他----他哪里是写《至于治国》的梁广进呢?他名叫姜鸿昊。前些日子穆公子不是还在舍下见过么?”

端木兴点点头,想起那天在青岚宅子里,灯火阑珊中,似乎真的见过这个人,听过这个名字。“回头带过来我问问。”果然是青岚的人呢。他笑了笑,也就罢了。

青岚心中暗哂,她本是安排了要将梁广进的事情说与端木兴的,但却没想到姜鸿昊忽然来插一脚,明明应该认得出陛下的。偏来这里读什么《至于治国》,这样一来,倒显见得事情与她有关了。

不过无论如何。事情总是让端木兴知道了,具体怎么去操作不妨留到以后再说。

“说起举子梁广进和《至于治国》,倒是想起一个笑话,”她低笑,“听说这个梁广进极是才华横溢,却只相貌生得平常,他来京里时候晚,会馆里住满了。不得已住到这边客栈来---却也算因祸得福:这边人杂,他做了辞赋文章,一日之内便传遍整个新京,人人都知道他地才名;据说朝中一位大员的女儿读了他的诗,倾慕不已。甚至有非君不嫁的口声出来----到了前几日他的卷子贴出来,更是为他大哭。定要亲见这位才子,一解相思。”

她说到此顿住,端木兴正听得兴起,连忙追问后来如何,她才笑笑回答道:“那小姐果然如愿,他地父亲安排了梁广进入府拜访,她也得以隔着帘子一窥情郎----之后传出一句话来:此生再不读梁生文。”

“此生再不读梁生文。”端木兴失笑,“


状态提示:183说来听听?--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