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一一八章 社会大学

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达斡尔族谚语

第二天上午,牛木林继续跟着吴山一起出去采访。

他们在采访的单位遇到了也来采访的尹庆国。因为吴山和尹庆国都是党政口的采访记者,经常遇到是必然的。

中午,那一家单位安排采访的记者就餐。他们的食堂分为汉餐和清真餐。牛木林便向吴山和尹庆国告别,自己去吃清真餐。

尹庆国吃惊地问道:“难道……你是回民?”

牛木林笑着点了点头。

尹庆国的脸上顿时浮现出非常失望的表情,眼睛里的光泽也很快地黯淡了下来。

牛木林不知道他为什么对自己是回民会如此的沮丧。他也不方便当场询问尹庆国,便独自去吃饭了。

从此以后,尹庆国每次遇到牛木林的时候都是面无表情,好像压根儿就不认识他一样。

牛木林对尹庆国的变化感到既好奇又好笑:难道他对回民有什么意见吗?是不是他和回民之间发生过什么不愉快?但是,也不至于这样吧。

牛木林的自尊心特别强。他认为,既然你不愿意理我,我才不想理你呢。他故意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看都不再看尹庆国一眼,仿佛这个人不存在一样。

从西伯利亚刮来的冷飕飕的西北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和秋天的清爽,吹落了满树金黄色的叶子,吹来了寒冷的冬天。

牛木林的宿舍变得十分阴冷。因为宿舍没有通暖气,要想暖和就必须自己生煤炭火炉子。李导演嫌生炉子麻烦,搬回到办公楼里去了。

电视台买来的煤炭看上去亮晶晶的,但是,质量很不好。牛木林这里好不容易点着了煤炭。还没有烧多长时间,一炉膛的煤炭起来就像一团纸张很快地烧完了。牛木林每天晚上生了炉火,天还没有大亮就冻醒来了。

栾新疆在一所大学里工作。他了解到牛木林的情况以后,告诉他道:“我的室友到乡下支教1年,你干脆搬过来住吧。我们这里有暖气,不用烧炉子。”

于是,牛木林搬到了栾新疆的单位宿舍。栾新疆帮助牛木林购买了学校清真食堂的餐票,使他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

这里距离电视台大约15公里,需要乘坐1个小时的公共汽车,而且还要在著名的8楼汽车站从2路车换乘1路公共汽车。

牛木林每天早晨7点起床,赶上最早的一班公共汽车,最早一个来到电视台工作。下午下班以后,他再乘坐公共汽车回去。虽然早晚奔波不免辛苦,但是,他不再遭受寒冷和煤烟的煎熬了。

星期天的时候,几个大学校友聚在栾新疆的宿舍里,一起动手洗菜做饭。

徐岩看着借宿在这里的牛木林,试探地问道:“我当初没有说错吧?不能回来。回来了也不能到市上的单位。你就是不听我的忠告。现在后悔了吧?”

牛木林苦笑了一下,然后既是回答徐岩的问题,也是给自己打气道:“你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我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现在想回头也回不去了,只有努力地坚持吧。将来的条件一定会变好的。新疆的明天会更好。”

徐岩笑着挖苦道:“你们中文系的人个个都是理想主义,还是穿着破裤子的慈善家。等到新疆美好的时候,你们早已经被子孙后代埋进黄土了。”

栾新疆一边炒菜,一边打趣道:“我是一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从来不做美梦,凡事都必须脚踏实地。噢,对了,徐岩,听说你要到加拿大留学去?”

徐岩回答道:“是的。我正在努力呢。我打算到加拿大一边留学,一边打工挣钱,看有没有机会可以正式移民。”

牛木林惊奇地问道:“加拿大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不幸在五台山牺牲了,长眠在中国的大地上。你怎么还要跑到加拿大去?”

徐岩俏皮地回答道:“中国的徐岩不远万里前往加拿大,支援加拿大人民的建设事业,大获成功,成为加拿大著名的企业家。”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牛木林还是不甘心,继续追问道:“你们单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福利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徐岩沉默了一会,慢慢地回答道:“单位的各方面条件的确不错。但是,我实在适应不了那种工作氛围。干什么事情都要论资排辈。老职工倚老卖老,思想观念陈旧。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有老老实实地熬时间。这样的单位还有什么发展前途?”

牛木林的耳朵一边听着徐岩的牢骚,心中却一边联想到电视台的事情。他认为,这种现象在各个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地去改变现状,而不应该消极对待,甚至回避和逃避现实。

栾新疆用筷子敲打着碟子,大声地招呼道:“牛木林,你在发什么呆呢?社会主义建设靠大家,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赶快吃饭!下午,我们还要到铁路局的新华书店去。”

3月初,乌鲁木齐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在红山宾馆隆重召开。

电视台派出了6组记者前往红山宾馆采访报道。牛木林也是其中的一员。

开幕的当天晚上,他们采制的新闻节目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表扬,同时,宣传部也明确地指出:播音员把主席团成员王国宇的名字错念成了王图宇。

台长孙立民接到宣传部的电话以后气得七窍冒烟:今晚播音的石燕是电视台的第一女主


状态提示:第一一八章 社会大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