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七十七章 风雪天山

宁救百只羊,不救一条狼。

——汉族谚语

此时,牛占川正在风雪弥漫之中赶赴新疆。

1933年1月,西隅一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牛占川跟随马英、尧乐博斯率领的3000名主力,从肃州整装出发,第二次踏入了新疆的大门。

25日,牛占川还在进军哈密的途中,先前进疆的马全禄指挥精锐的骑兵突袭了新疆省军,大败敌人。

兵败的消息传到迪化,全城上下惊愕万分,人心浮动。

当时,迪化城里仅有700余名新疆省军和300多人被新疆收编的白俄军队。

29日,金仁要求关闭迪化的大部分城门,只留下东门一处供市民进出。同时,他下令全城所有的店铺关门停业,商团荷枪实弹,守卫城池。

2月19日开始,马全禄率领数百人的骑兵在迪化城的郊外神出鬼没,不停地进行骚扰和进攻,一度进入到了迪化城西门附近的红山嘴,攻占了小校场的无线电台、北门外的高地和西大桥一带。

双方在贯通迪化和老满城的西大桥展开了激战。

新疆省军为了避免火,把连带的民房都付之一炬。

23日,马全禄终于败退,转而袭击迪化的郊县。迪化城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

战后的迪化城尸首遍野,惨不忍睹。仅在3月4日,当地的慈善机构就运出来了千余具尸体,可见战斗的激烈程度。

盛才率领新疆省军从鄯善回到迪化防守。他经常被马全禄的骚扰整得疲惫不堪。常常是这里的战斗还没有结束,那里的战斗又打响了,弄得官兵疲于奔命。

牛占川等人西出星星峡,一路顺利抵达了哈密。

马英在哈密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向大家宣布了自己的庞大计划:第一,马全禄继续在迪化城的周围牵制新疆省军的主力。第二,哈密的主力兵分两路,第一路从哈密出发,沿着天山南路直取鄯善、吐鲁番,然后再进取迪化;第二路走天山北路,从镇西县(今天的巴里坤县)沿着木垒河县和奇台县西进,在迪化城外与第一路军及马全禄的军队会合,共同攻打迪化城。第三,他则以陆军新编36师的名义坐镇哈密,指挥全局。

大家觉得这个计划切实可行,纷纷表示同意。

3月,马英的两路大军开始出发。

两路军队从哈密出发以后沿途张贴《为讨伐金仁告新疆民众书》,罗列了金仁的十大罪状,宣扬36师是奉行中央的命令,志在排解纠纷、挽救危局,使新疆同胞跳出火坑,并且号召老百姓支持自己。

前线的报告不断地传回到哈密:尧乐博斯率领的第一路军没有经历较大的战斗,顺利地占领了鄯善和吐鲁番。马杰率领的第二路军出师不顺,在新疆省军重兵把守的镇西到阜康一带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紧接着又从迪化传来了消息:4月12日,金仁手下的白俄军队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旧部发动了事变,推举盛才为新疆督办。金仁被迫下台出走。

盛才比金仁更狡猾,手段更高明。他首先派人与马全禄的部下马德祥暗中勾结,用高官厚禄相利诱,不仅唆使马德祥杀死了马全禄,而且还收编了马全禄余部的2000多人,消除了眼皮底下威胁迪化城的一大隐患。

马英与霍加尼牙孜在如何分配战利品的方面发生了分歧和矛盾。盛才足智多谋,城府很深,瞅准这个难得的机会,故意把南疆划给霍加尼牙孜管理,诱使他与马英脱离了关系,导致了霍马联盟的瓦解。

马英的军队占据了木垒河县,围攻奇台县,缴获了4门大炮、50余挺轻重机枪和8000多支步枪。但是,他的弟弟马杰不幸阵亡。

马杰是马英最喜欢的弟弟。马英气得双眼冒出了火焰,发誓一定要为弟弟报仇。他了解到战斗中最卖力的是白俄军队以后,立即下令将20余名白俄俘虏全部处死。

马英与当地的商会和银行联络,让他们垫付了100万两新疆省币给部属发饷。他除了选留300多名年富力强的新疆省军俘虏以外,其余的俘虏都发给路费,遣散回家了。

马英处理完杂事以后,坐下来与幕僚们研究作战问的题。他认为,不能单靠军事力量,还要在外交上做联络工作,必须取得一个国际路线。

他决定派遣副师长马黑鹰率领300余人的骑兵,借口绕道去攻打塔城,实际是去联络在那里的苏联领事人员。

迪化的政界和群众团体都希望省府与马军进行和平谈判,向马英发去电报探询。

马英接到电报以后,经过与幕僚们研究,回电表示同意接受和平谈判,邀请省府遣代表到奇台具体商谈。

新疆省府首脑刘文龙经过与各方的研究,决定推派群众团体的领导人吴蔼宸等五人为代表,前往奇台接洽和谈。

6月3日晚7时,迪化的代表团抵达了奇台。

牛占川负责接待迪化代表团。

马英立指派杨波清代表36师与他们交换意见,提出了和平条款。

省府代表都是群众团体的成员,没有被授权提出具体的条件,只能代表省政表达希望和平的诚意,邀请马军的代表赴迪化协商。

幕僚和两个随行的阿洪同意举行和平谈判。但是,马英和诸位旅长、团长自从进疆以来每战皆捷,掳获甚丰,早就认为用武力夺取省政权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对和平谈判没有多大的兴趣。

马英没有和平谈判的诚意,派出的和平代表也不过是向迪化的各界人士争取好感而


状态提示:第七十七章 风雪天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