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慕红裳>第418章:和亲

赐婚的圣旨在五月末,随着戎狄与大周签订的休战协议,一起昭告天下。

历时一年多的艰难谈判与博弈,大周与戎狄的和谈终于结束了。而戎狄公主斛律迎欢与大周荣康郡王的联姻,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两国和平的象征。

嗯,没错,两国。

天鹰部的可汗在开春之后,收复了两个小部族,势力扩张了一些,因此他很迫不及待地正式建国了,选了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国号“镕”。斛律为镕国的王姓,因此戎狄公主斛律迎欢,现在已经是镕国公主斛律迎欢了。

只不过除了在正式签订的国书上,还没人习惯“镕国”这个称谓,不仅是大周人私下里还习惯将北境以北的广袤草原称为戎狄,甚至连“镕国”人自己,也都没有习惯这个奇妙的新称谓,他们依旧像大周人一样,将自己的家乡称为戎狄草原,将自己称为戎狄人。

因此镕国,至少在大周范围内,成了一个只会出现在官方文书中的奇妙存在,但不管怎样,这算是个大周的新盟国,不称臣,但是纳贡的那种。

因为镕国不肯低头称臣,因此纳贡当然在官方文书里头,有了个好听的名目,叫做营建资。

这个所谓的营建资,名目上是付给北境的,条款写得很清楚,戎狄出钱,资助北境边关扩建城市,为以后开关通商做准备。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大周人还是戎狄人都清楚,和平是暂时的,两国迟早还得打起来,所谓开关通商,那就是个笑话。

镕国花钱买暂时的和平,腾出精力来统一草原,而大周则趁机养精蓄锐,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

表面上看,是戎狄人吃亏了,每年需要给大周交钱,才能换来和平。然而实际上,绲戎王对于这最后的和平条款还挺满意的。

原因很简单,其一,其实包括绲戎王在内的所有戎狄人都很有自信,他们认为,大汗一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统一草原。等统一之后,停战协议自然就没有什么存在必要了,戎狄铁蹄必会踏平大周。因此他们花钱买和平,其实也买不了几年。

其二,大周想要趁着和平养精蓄锐,那是不可能的!停战协议的确是签了,可北境的战事却没有休止。那些不肯归顺的小部族要去袭扰大周边界,可不关他们镕国的事。

对于戎狄人的想法,大周这边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这哪里瞒得住。镇守在北境的安国公早就发现了,这一年北境边关甚至比往年更不安稳,跨越边界的戎狄骑兵源源不绝,和谈成功之后,北境边关的压力又陡然增大了。

这是因为镕**队正在有意识地将不肯归顺的小部族,驱赶到大周边境附近,并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一旦他们越境,镕国就能逼迫大周守军与他们合作,对这些不肯顺服的反叛者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

这是实打实的阳谋,安国公心知肚明,却不得不依照镕国可汗的心意,在战场上帮助镕**队。他是镇守北境的将军,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戎狄人越境。

因此大周和镕国的停战协议虽然已经签署,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北境的和平依然遥遥无期。

安国公每隔几日就有一封奏疏送到京城,皇上自然对北境形势十分明晰。他的处置也很果断,与镕国的国书签订之后,皇上第二日就下了旨,要求将每年镕国纳贡的金银物资,全部交由北境经略使府调度,充作北境军资,不必上缴国库。

皇上下旨之前并没有提前与几位忠臣商议,因此圣旨一下,满朝哗然,户部尚书何文茂脸都快青了,谢相、李相、顾大学士还有王大人的脸色虽不算太难看,但也好不到哪去。

只有兵部孙尚书和幽州将军穆承信看起来挺高兴,每年多了一笔钱,兵部和北境的压力都有所减轻,穆承信立刻盘算着,再返回北境之前争取再上一道申请增兵的诏书。

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钱多了点,自然可以再养些兵。

不过谁也没想到,穆承信走得急,这道奏疏,最终也没来得及上。

穆承信为了与戎狄人的和谈,在京中滞留一年多,眼下北境压力颇重,他其实早就盘算着尽快赶回去,好减轻一些兄弟和子侄们身上的压力了。

因此穆承信原本都计划好了,五月末国书签订,再在京中呆半个月,六月中旬返回北境。因为六月十三日是个大日子,他唯一的小侄女穆红裳要及笄了,这可是个大日子,因此穆三老爷想留在京中,参加侄女的及笄礼。

然而谁也没想到,北境经略使穆承芳的病,在此时恶化了。

穆承芳已经缠绵病榻将近三个月,原本经过御医和安国公府派去的老大夫的照顾,已经大有起色,在燕州守着弟弟三个月的安国公因此放了些心。

然而此时,在关外巡防的斥候营发现,有戎狄骑兵正在幽州附近集结,数目极大,这些骑兵居然还带着攻城用的冲车和云梯,看样子像是要攻城。安国公不放心独自镇守幽州的穆铁衣和穆驰衣,又瞧着二弟的身体渐渐好转,因此出发去了幽州组织布防,准备迎敌。

然而没想到,这一次其实是两个不肯归顺镕国的小部族联合起来越境侵略大周边境,他们在燕门关附近,也埋伏了不少兵马。

每一座边关重镇都游走着不少外族暗探,包括燕门关也是一样。情报战,从来都是战争中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安国公刚刚离开燕门关,燕州的戎狄暗探就想尽办法将消息传了出去,埋伏


状态提示:第418章:和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