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抗战最牛山寨>第五百零五章 高九就在沧县
平的华北派遣军总部进行了汇报。

自从高九等人打掉了第二重炮旅团的重炮联队,华北派遣军就对高九恨之入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给第132师团的师团长发来了电报,命令他们只留下少量的部队去追赶那些参加暴动的抗日军,集中主力围剿高九。

第132师团的师团长证实了高九就在沧县附近,他的心里十分兴奋。他认为,这一带都是平原地带,高九等人脱离了桃花山那样的特殊的环境,是无法与强大的黄军抗衡的。对他来说,如果能够消灭高九这种天下闻名的悍匪,远比消灭那些参加暴动的乌合之众来得重要。

他下定决心,给132师团下属的日伪军各支部队下达了死命令,让他们全力向沧县方向合围,务必要将高九包围在沧县的县城里,将其彻底地歼灭。

就在第132师团的部队合围沧县的时候,华北派遣军总部给他们发来了电报,让他们在围住高九,确定高九就在沧县县城之后,立即向他们报告。华北派遣军决定派出重炮旅团,其余的部队,以及驻扎在北平的空军第一航空队,参加这次围歼高九的作战行动。

敌人能想到的,高九自然也做了考虑。

王占奎等人对多路的日伪军进行袭扰之后,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掩护了参加暴动的地下党抗日军的撤退行动。随后,他们根据高九的指示,朝着北平方向前进。

高九等人跟日军对峙了一段时间之后,看到日军的兵力太多,而且,躲藏在他们中间的火炮不停地朝着高九等人发射,已经有两名特战队员不幸被炮弹命中牺牲。高九就下令撤退,带着队员们返回了沧县县城。

地下党方面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得出了结论,他们知道日伪军现在的目标已经是高九等人了,于是就给高九发去了电报,让他们撤离沧县县城,避免被日伪军合围。

高九从蒋敬那里得知,大约还有四万多抗日军民还没有撤离,他决定继续坚守沧县县城吸引日伪军的主力,为参加抗日暴动的抗日军民安全突围争取时间。

地下党方面对此十分感动,要求蒋敬从撤退的抗日军中再抽调一些骨干,帮助高九等人坚守沧县县城。

蒋敬再次抽调了500名战斗骨干加入了高九的守城部队。

高九十分欣慰,亲自去看望了这些留下来的地下党抗日军战士们。

这些战士们原本是可以跟着大部队撤离的,他们知道留在沧县县城里,绝对是九死一生。可是他们看到大名鼎鼎的高九和桃花山的游击队员们,为了他们冀东北地区的抗日军,舍生忘死在这里战斗,大家也都愿意跟他们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在征求了蒋敬的意见之后,高九把留下来的地下党抗日军整编成11个连队,暂时由桃花山游击队的人进行领导。

蒋敬把这11个连队的地下党员们集中了起来,对他们进行了动员,要求他们团结其他的抗日战士,坚决服从桃花山游击队的指挥,坚守沧县县城,为广大的抗日军民脱离危险争取时间。

这些地下党员们都纷纷表示服从组织的决定,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自己作为地下党员应有的模范作用。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地下党员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在部队中能够起到核心作用,对于团结部队、增强部队的战斗力,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九命令桃花山游击队员们,抓紧时间熟悉地下党抗日军的战士们,对他们突击进行战术训练,并且把缴获来的武器弹药发给了他们,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抗日战士的作战能力。

就这样,除了王占奎带走的200名桃花山游击队的队员之外,留在沧县县城里的桃花山游击队、地下党的部队、以及姜家父子的游击队,总人数达到了一千六百余人,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准备与日伪军决一死战。

就在日伪军即将合围沧县之前,高九叫来了田川和宁文、宁武等人,让他们带领20名特战队员到城外活动,相机袭击敌人。同时交给他们一项重要的任务,一定要保证未来地道出口处的安全。

田川和宁文、宁武等人出城之后,首先去了县城的西北方向,在那里他们袭击了一支,正在追击撤退的地下党抗日军的伪军部队,缴获了一百多支枪和弹药。田川派出了两名特战队员在地下党抗日军的帮助下,将这批武器弹药运回了县城。

在未来坚守县城的作战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弹药的匮乏。田川等人的做法令高九十分开心。他交代给田川等人,缴获了武器弹药,可以临时先储藏起来,以备关键的时刻能够派上用场。

这天晚上,高九悄悄地来到了城东南角的那个宅院。

黄伟的确是个人才,有着挖掘地道的丰富经验。为了加快挖掘的速度,他采用了双人正面掘进的办法,这样挖掘地道,虽然工程量看上去要比那些只能由一人通过的地道要大,但是这样挖出来的地道不仅比较宽敞,同时也便于展开施工,速度反而更快。同时由于地道相对宽敞,通风的问题不需要更多额外的通风口就可以解决。

黄伟等人等人拼命地挖掘地道,地道的进展很快,短短的两天时间,就已经挖了将近120米。

高九十分高兴,奖励了所有参加挖掘地道的人,每人20块大洋,并且承诺等到任务完成之后,除了原先答应的奖励他们的50大洋之外,另外再给他们30大洋,每个人给他们凑到100大洋。至于黄伟,高九


状态提示:第五百零五章 高九就在沧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