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大小姐的贴身管家>第123章 到底出手救人的是谁

这王大夫见叶宁自信满满的状态,便点了点头说道,“好,你且听好了。( ”

王大夫清了清嗓子突然说出一句深奥绕口的口诀,“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颈上生瘰疬,施针泻动即安然。”

说完之后,王大夫施施然笑了笑道,“年轻人,只要你能够把这句口诀的下半句接上,并且能够准确说出这口诀的来历出处,我便放手让你一试,如果不能,那还是请出吧!”

王大夫说着指向了手术室的门,虽然王大夫对钱院长所说的“功劳算你身上”这句话很感兴趣,但是他毕竟是一名六十多岁把医德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老中医,不可能断然把一个病人的性命交付到一个不知道从哪蹦出来的小子手上。

所以,王大夫才会出题要考一考叶宁,这口诀要说,也并不太难,但要说容易,也并非容易,因为没有个行医治病百十人的针灸高手,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个口诀的,所以王大夫也想得明白,如果叶宁小子能够接得上来这口诀,不如放手让其一试,反正如果医死了人,钱院长也会为自己背黑锅。

钱院长和众医生都紧张的闭上了嘴巴,就连呼吸都轻了几分,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向了手术台这一大一小两个人,生怕错过一场好戏,而钱国杰院长则是紧盯着叶宁,想要看看对方是不是和自己哥哥钱国豪所说一般是那种奇长。

叶宁听了这王大夫的话,也没有在意旁边钱国杰院长还有众医生的眼神,只是微微一笑便道,“这个口诀,我三岁时候就开始学习背诵,不能说是倒背如流,但是自认不会记差一个字,如果我所记没错,这口诀当是元代时期的王国瑞所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而这口诀的下一句,请诸位听好。”

叶宁微笑说到这里,同样清了清嗓子,用阴阳顿挫的声音朗声道,“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叶宁的声音阴阳顿挫,听起来气息悠长,众医生听完后,竟然觉得压抑气氛下的胸闷之感竟然减轻许多。

众人刚要抬手给叶宁鼓掌,可这时候却听那王大夫突然大喝一声道,“好,果然一字不差,你来!”说着话,王大夫让开了身子。

叶宁对旁边的众医生和钱院长微笑一下,如果这个动作让别人来做,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做作与装逼,但这动作由叶宁做来,却让人众人觉得如同沐欲春风般的舒畅。

叶宁走到王大夫身边,突然说道,“王大夫,小子不才,斗胆借银针一用。”

“可以,”王大夫被叶宁的态度弄得很高兴,直接将装银针的古朴盒子递给了叶宁。

叶宁接过盒子,拿眼一打量,突然手向下探,摸了几下之后突然用自己和王大夫两个人才能听到的细小声音说道,“王大夫,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您与元代那位针灸圣手王国瑞是否有些关系?”

王大夫听了这话,当真是一惊!

这可是王大夫家里面的秘密,就算自己在这家医院里上了三十年班,亦是一个知道的都没有,只有那华夏针灸医学会的会员才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背景,可这年轻如果一眼就看出自己的身份来的?

“年轻人,你所讲非需言,我正是王国瑞的后代,现在是“兴”字辈的后代,我本名王兴学,年轻人,请问你是怎么发现这件事情的?”王兴学同样小声问向叶宁。

叶宁并没有隐藏,直接将手中的古朴木盒向前一递,放到了王大夫的手上,“我从一些古代辛秘上看到过介绍,您将手放进这盒子里,便能够摸出一二。并且,您所讲那句“施针泻动即安然”当中第一字,我觉得不妥,应该将“施针”改为“下针”,您觉得呢?”

听了叶宁的话,王兴学先是冷汗大出,略一琢磨,当真发现自己用的“施”字,实在是流于表面字词了,行医济世,当真是“下针”二字最为妥帖,想极至此,王兴学已经是一身的冷汗。

此时听完叶宁说出银针古盒内的辛秘,王兴学便探手一摸,立刻大惊,果不其然,自己中指指尖处,刚好能够触碰到一行繁体蝇楷小字,“传于儿孙,大德发扬,元代国瑞留字。”

王兴学立刻对叶宁惊为天人,将银针递还给叶宁,连称呼都变得尊敬起来道,“叶小师傅,您请吧,我在一旁为您帮忙。”

一旁的医生们听到王兴学的话,全部都傻了眼。

没人明白,为什么叶宁来到王兴学身边不足一分钟,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居然就让王兴学那个倔强的老头子用起了尊敬的称呼?

叶宁点了点头,同时看向王兴学道,“王大夫,如果方便的话,能否请这些医生们先行离去,有他们在这里,我怕施针不稳。 [

王兴学文点头,来到了也有些愣神的钱国杰院长旁边,嘀咕了几句,钱国杰院长立刻大手一挥,将众人给驱散了,就连一个帮忙的小护士都没留下,因为王兴学说了,他要主动留下来给叶宁打下手,直接充当起了小护干的角色。

此时手术室只剩下了钱国杰、叶宁、王兴学三个字,还有一个躺在手术床上的韩国人,叶宁这才深住了气,拿起一根银针,钱国杰和王兴学两个人眼睛都不敢眨的看着叶宁。

这时候叶宁突然转头,对两个老头子说道,“钱院长,王大夫,我先提前说一声,我已经有几年没有施过针了,手法恐怕有些欠佳,希望两位一会不


状态提示:第123章 到底出手救人的是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