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换世仙途>第七章 拍卖会上的宝贝

看到许乐志的眼神,旁边的许应山心中微微一笑,暗道,只要这小子今后能别那么目中无人,这次带他过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想到这,他又看向了成铭,心中很是好奇,成铭到底是什么人,年纪轻轻的居然能够和吕江东称兄道弟,这可是许多富豪都没有的待遇,看来不简单啊。

几人寒暄了几句,成铭就好奇地问道:“吕哥,你怎么会有闲心大老远的跑怀静来参加拍卖会?”

吕江东笑道:“本来我也不想过来,不过先前在车上,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今天会有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拍卖,所以我就过来了。”

“什么!”

许应山惊呼一声,看到周围的目光注意了过来,连忙不好意思的向他们道了声歉,这才转过头,很是难以置信地问道:“吕总,真有《平安帖》参加拍卖?是哪个版本的?”

吕江东点了点头:“听说是咱们大唐早期根据原版作品勾摹的版本,字迹非常清晰,而且保存的比较完整,能够流传到现在,算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贝了。”

时过一千六百多年,王羲之直接手写的原迹早已无存。其实,在千年之前,王羲之的作品也就只有几幅作品是真迹。

到了现在,传世的王羲之书迹有两类,一是后人勾摹的墨迹本,一是石刻或者木刻的碑帖。碑帖从勾摹开始,经过上石、刊刻、捶拓,再经过装裱的过程,书法原貌往往会打了折扣。

墨迹摹本是从原迹上直接勾摹下来的,或者从唐早期摹本上再勾摹下来的,方法是双勾廓填或者双勾廓填兼临写。这中间总以唐早期硬黄纸所摹为最精。

听吕江东这么说,许应山一脸庆幸地说道:“幸亏我今天来一趟,不然的话,这回别说失之交臂,连亲眼目睹一次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五湖四海商行也真是的。怎么这样的宝贝,都没有事先大力宣传呢?”

吕江东说道:“这到不是五湖四海商行不想宣传,好像是卖家这么要求的。”

话音刚落,就见拍卖师走上台来。清了清嗓子,接着就以一副磁性的嗓音,笑容满面地说道:

“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这场拍卖会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著名收藏家,鉴定大师刘家祥刘老先生。刘老先生是全世界书画领域,最为顶尖的鉴定大师之一,接下来,由他在拍卖之前,先给我们讲解一下这件拍品——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拍卖师说到这,场下先是一片沉静,紧接着,就传来了嘈杂的议论声,还有一些人对拍卖师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东西,没有事先说明。而许多人更是走到旁边打起了电话,筹集资金。

拍卖师连忙解释了原因,说这是卖家的要求,他们商行也没有办法,接着就请刘家祥走了上来。

在大家的鼓掌声中,一位身穿中式服装,带着眼镜,头发花白,身材有些微胖的老者。从主席台后走了上来,他身后还有几位服务员推着一辆推车,推车上的东西用丝绸罩了起来。

许应山咬牙切齿地说:“好哇,这个老刘。有这样的好事,居然不知道早点通知我一声,回头一定要找他算帐!”

这时,许乐志问道:“爷爷,您说这幅作品会是真品吗?”

“我又没看到实物,怎么知道真假。不过既然你刘爷爷能上台,应该问题不大。”说到最后,许应山还是不免又埋怨了一句。

刘家祥把放在他面前推车上的丝绸轻轻揭开,就见上面是一幅已经被打开了的书法作品。

成铭定睛看去,画卷上除了正文之外,还不少的题跋以及收藏印,光是看到这些,就知道此幅作品,是赝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拿掉丝绸之后,刘家祥就开始对这幅作品慢慢的讲解。刘家祥说起话来有些轻声细语,好在吐词还比较清晰,再加上他所讲的内容比较生动,比起看书本学习可要强多了。

因此,在刘家祥的讲解下,一些本来不打算插手这幅作品的买家也渐渐有了兴趣,而原本就有想法的人,则更加坚定了心中购买的念头。

刘家祥介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十来分钟,讲完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就离开,而是让服务员从旁边的锦盒里面,又拿出了一幅作品,介绍道:

“这是咱们大唐早期,道教上清派的宗师,司马承祯所作的《上清含象鉴剑图》,应客人的要求,此幅作品和《平安帖》一起拍卖,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由于这个世界,武道昌盛,道教式微,司马承祯这位大名鼎鼎的道教宗师,现场许多人不认识,也不关心他的作品。

要说,这司马承祯为司马懿侄儿彭城穆王司马权的后裔,家学渊博,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聪慧颖悟、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擅长篆书、隶书,他首创的“金剪刀书”别具风采,风靡一时。

而且其深得道教的奥秘,理论造诣很深,一生著作十分丰富,有17种30多卷,其中《坐忘论》、《天隐子》、《服气精义论》、《上清天地宫府图经》等最为著名。

只不过,由于这个世界特殊,其中许多经典都已经遗失,成铭也只看过他的一本《坐忘论》。但就是这本书,也让他受益颇菲,因此,他听说是大名鼎鼎的《上清含象鉴剑图》时,心中意动,连忙定睛向那幅图看了过去。

只是一看之下,成铭心里就有些微微失望,因为这并不像是其本人所作,


状态提示:第七章 拍卖会上的宝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