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商海惊涛>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家一张3G牌照

对于移动通信产业,无论国内外的意见都是把它当作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行业,国内更是想利用自己的技术将它牢牢控制在手里。因此信产部从***和提升产业水平高度等方面考虑,希望中国自己提出的td-a标准能的到尽快推广,所以最为热心,但是这些年随着改革的深入,主管部门的话也不再是金科玉律,联通公司本来就和信产部的前身邮电部关系不睦,而移动和电信虽然之前都是邮电部的“亲儿子”, 两家才分家不久,但出于保证自家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想法,虽然不敢直接对抗顶头上司信产部,但也多是虚与委蛇,阴奉阳违居多。

所以信产部只好指望一向不喜欢当头的杨星,想用他属下星云电子在国内移动通信行业的重要地位站出来为大家指条明路,总好过窝里斗,被外国厂商乘虚而入,打破国内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国产通信市场局面。而杨星一伸手就把推广td-a的责任指给了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脸色各异,可在私底下都长出了口气。

在这次的会议上,联通公司对于无疑是对td-a技术最为抗拒,甚至信产部官员私下还向杨星抱怨,就是因为杨星为他们引进了cdma通信技术,所以联通的态度才如此强硬。

在2g通信时代,由于还未分家的电信和移动前身电信公司采纳了适用范围最广的欧洲g制式组网,作为当时全国只有两家移动通信之一的中国电信无疑具有巨大的政治和经济优势,所以g网络在全国全面铺开,压得竞争对手联通一度抬不起头来。这时星云电子研发出的cdma基带芯片无疑是雪中送炭,在杨星的游说下,联通高层痛下决心抛弃了没希望获胜的ga网络,并成功推出入网送手机等等促销手段,利用cdma制式本身的优点,不但挽回了颓势,还能和移动公司斗得不相上下。

而现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实际上都来源于cdma技术,联通无形中占了极大的便宜,因为现在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认定的3种三代通信标准a,只听字面意思就知道和cda的核心技术业内公认是掌握在美国高通和香港星尘通讯手里。

当初美国高通和星尘通讯的母公司星云电子还因为cdma基带芯片研发对簿公堂,但不打不相识,两者庭外和解后,高通和星云电子在多个领域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盟。现在看来杨星的确是棋高一着,因为cdma技术大部分掌握在高通和星尘通讯手里,对采用何种3g制式,都绕不开它们两家支持。

信产部的官员就私下抱怨,联通已经引进了采用美国标准的cdma2000技术秘密组建实验通信网,手法和当初杨星低调组建cda2000技术可以直接在原cdma网络上升级改造,无需再付出重头组网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对国产td-a标准没有兴趣。

出于相同的理由,移动显然也对欧洲的的3g技术,网络上升级改造,能节省下一大笔移动之前辛辛苦苦在全国布网建设通信基站的费用和时间,要不是td-网络升级,只怕移动也早拒绝采纳td-a标准,现在它的态度很骑墙,摇摆不定。

相比之下反而是没能在2g时代,得到属于自己通信牌照的中国电信对于td-a标准接受程度最高。杨星当时推荐电信采纳他们的小灵通非常高明,成功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小灵通严格来说根本不算是移动通信技术,它采用成熟的固话网络,顶多算是覆盖范围较大的无线座机,技术水平低,但它拥有布网便宜,话费低廉的特点,结果这种被认为应该淘汰的无线通信技术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由于在小灵通的成功,中国电信对于获得自己的移动通信牌照无疑非常垂涎,即使td-a标准有种种不足,他们因为没有真正的移动通讯网反而没有压力,也有信心适应td-a标准最初商业化的亏损甚至失误,毕竟有小灵通的成功例子在前,中国电信不认为比它先进的多的td-a标准会失败,顶多再用低价策略就是。

其实电信心知肚明,小灵通的成功是个特例,它的基本技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淘汰技术,电信用它也只是视作过渡,毕竟它缺点太多,几乎没有升级的希望,能借这次机会得到下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求之不得。不过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电信的代表在会上摆出了种种困难作为谈判策略,希望从信产部和杨星那里能榨出一些多的油水来。

现在杨星摆明支持电信来作为td-a标准的运营商,算是满足了各方愿望,三大通信商嘴上装作交锋了几下,都不约而同的等待信产部的最后仲裁。信产部看到杨星如此果断的做出了判断,也不好再和稀泥下去,只好宣布再研究一下。

杨星如此鲜明的表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有私心,不想重演td-a标准的失败一幕,作为中国人第一次得到世界通信产业认可的技术,即使td-a标准再有缺点,他也想让它成长壮大起来,能和其他两种标准三足鼎立。而且选择了电信,也意味着作为向电信提供小灵通技术的垄断者,星尘通讯凭借技术实力和在cdma制式领域同美国高通公司分享天下的地位,对于获得td-a众多关键设备的大订单依旧信心满满。

第二则是他想尽快的结束3g标准之争,让信产部和国家高层早下决心,不要错过3g发展的大好时机。td-a标准之争其实说穿了,就是通信行业各大利益集团的一次大博弈。由于我国通信产业基础薄弱,大部分关键技术都控制在国外厂商手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家一张3G牌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