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大江东流去>第一卷 摆尾乌龙第十二章 初为人父

在相府的这顿饭,吃的刘山嘴歪眼斜异常的满足校园全能高手。虽然饭菜的质量与上午那顿不相上下,但这吃饭的心情大不一样。也是的,毕竟刘山原来还只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保持着比较率真的心性,即使现在变成了刘禅,年龄也不是很大,再加上原来这刘禅也就是一个三国版周周一直心智未开,那心性更是像孩童一样。

像蒋琬等人虽说个个都是饱学之士,但在性情上跟刘山相去甚远,难免让刘山心底产生一丝丝的抵触,倒是这诸葛瞻说话举动没有那么多的顾忌,让刘山感觉到一点二十一世纪家庭吃饭的温馨。

诸葛瞻发现自己跟这个皇帝哥哥一起非常的放松,从心里就越来越喜欢跟刘山在一起。想到今天的刘山就像孔雀开屏似的绚烂绽放,在母亲面前都不像往常那样唯唯诺诺的,而是表现的非常的大度,诸葛瞻的小嘴就弯成了那皎洁的月亮。

皇帝哥哥向母亲提出的多给自己些自由空间的建议,让诸葛瞻小小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同时也对刘山产生了一种依赖甚至是小小的崇拜。刘山也没有想到自己这只蝴蝶无意的扇了一下翅膀,却生生的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原本历史上的诸葛瞻从小到大,忠贞不渝的生活在诸葛亮的灿烂光环之中,大家看到诸葛瞻首先想到的不是他本人而是诸葛亮的儿子。中国人对拔苗助长深恶痛绝,但对压着苗不让长却习以为常,最大的借口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曾经念叨过---“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你好”。

作为诸葛家族的嫡子诸葛瞻也不列外,从小就被整个家族高标准严要求的约束着,从孩童成长的角度来说是非常的不利。所以在历史上,诸葛瞻的成就也仅仅是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始终隐藏在那道灿烂的光环里,最大的功勋就是在蜀汉的大结局中带着儿子以死相拼,来了个以身殉国。

刘山不是诸葛瞻肚子里的蛔虫,所以不知道诸葛瞻的这些想法。今天书房里的表现,不过是刘山的一次本色演出,但给诸葛相府里的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的震撼,黄月英就是受祸害最深的一位。

刘山走后,黄月英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细细地回想着晚上发生的一切,但始终没有想清楚。刘山每次来相府,以黄月英多年的阅历,她都能很轻易地就判断出刘山到相府来的目的。

可是这次刘山的表现让黄月英很是糊涂,这种不明不白的感觉,她感觉非常的不好。黄月英哪里知道,今天刘山来相府压根就没有什么目的,仅仅是要躲避太后的召见没法子才来的。

坐在回家的马车上,刘山思绪万千。这次相府之行,对于刘山来说有了新的感悟。从诸葛瞻的境遇中,刘山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孩童只能在自己家中就学,那他的学识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利于交流。刘山苦恼的挠了挠头,默默地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王公公跟随在车驾旁,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想到今天刘山的表现,王公公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笑意。总的来说,今天刘山带来的更多的还是惊喜,这就让王公公心情大好,觉得老天爷总算是开眼了,让那个总是浑浑噩噩的二货终于有了清醒的时候。虽然这清醒的时候有点像雷阵雨,一会儿来一会儿走的,但总比原来始终不清醒要好很多。但愿这清醒越来越多,糊涂越来越少,最好是再也不出现,王公公在心底美好的憧憬着。

刘山自己也没想到,经过一天的折腾自己竟然慢慢的接受了刘禅的身份和环境,已经开始向刘禅所处的三国时代和他的生活方式缓慢的转变。那个二十一世纪的刘山逐渐的与三国时期的刘禅融入到一起,并渐渐地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车仗里的刘山感觉到非常的疲倦,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让刘山从惊恐到茫然再到现在无可奈何的接受,这个心理路程消耗了刘山太多的精力。伸了伸懒腰,刘山平伸着双臂,闭着眼睛默默地嘀咕道:“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车仗缓缓的进入到了皇城内,王公公询问道:“陛下,今夜去哪儿歇息。”刘山有点抓狂,这个问题他始终没有想好怎么处理。虽然刘山接受了刘禅的身份,但这不代表能顺理成章的接受刘禅的家人。

没有恋爱经历的刘山还是很向往一份纯真的爱情的,很多时候在梦里也导演一些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憧憬着自己也能有一天像梦里一样,跟一个女流之辈或激烈或凄婉的经营自己的爱情。

现在好了,自己跟孙猴子似的摇身一变成了后主刘禅,不光带来了一屁股的国家大事,还顺捎拐来一屋子的莺莺燕燕,有的燕子还带着小燕子,这让刚从学校毕业的刘山情何以堪。

王公公不知道刘山正在车里天人交战,他现在关心的是这车马要向哪个方向行驶。叫停了车仗,王公公又冲着车里问道:“陛下,今日早间陛下答应了皇后娘娘,去看看璿瑶两位皇子,现在是否前去景阳宫。”

刘山知道再不答话,难免让人怀疑,只好顺着王公公的问话说道:“既然说了,朕不能食言,就去景阳宫吧。”

王公公一声遵旨,便招呼车驾扬鞭奋蹄,摆驾景阳宫,早有小太监箭一样的绝尘而去通知。

刘山这厮大脑赶紧上满发条又开始了急速的运转,这皇后可是一个坦诚相见的最佳人选,咱可得好好想想这见


状态提示:第一卷 摆尾乌龙第十二章 初为人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