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舌尖上的大宋>第十一章: 限量供应

供求关系是一个经济学用词,表述了某件商品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而我们俗话常说的“物以稀为贵”,就是对这种关系下产生的一种现象。

杨怀仁有这种自信,只要试过自己出品的牛肉面,再吃其他面条,一定会索然无味。

只看他找来试吃的三个人的样子,更证明了这一点。

黑牛哥哥饭量大,连吃了五碗了,表示还能再吃五碗。

徒弟羊乐天吃完了之后就哭得昏天黑地的,大叫“天下竟然有如此之美味”,当然,作为徒弟,他明显有拍师父马屁之嫌。

最能说明问题的要属王夏莲,她做了三四年的汤饼,吃了之后觉得她的手艺简直弱爆了,表示无论如何要跟杨怀仁学一学。

杨怀仁吃过觉得一般般吧,面和汤的味道还算正宗,只是少了辣子,总觉得这关键一味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整个牛肉面的味道。

那一小包干辣椒舍不得吃,扣了种子出来种在了宅子后边的后院中,求神拜佛希望这一批干辣椒是自然风干的,而不是机器烘干的,不然种子胚芽遭到热力的破坏,就不会发芽了。

时节上看,如果运气好能发芽的话,还能长上一茬,收获了这一茬,过了冬天,明年就能种上几亩了。

家里的六个奴婢,两个年岁大的妈子被莲儿安排去照顾李妈妈和王明远,四个年纪只有十二三岁的取名春夏秋冬,都分配她们照顾杨怀仁的饮食起居。

杨怀仁哪里被伺候过?看着几个小丫头的样子,心里就一直觉得是造孽。家主不让伺候,几个小丫头就哭,好似她们被嫌弃了一样,无奈之下只让她们做些打扫和洗衣的活。

八个仆役有一半是半大小子,另一半倒是成年了,但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瘦,每人做了几套新衣服,就乐的不行,可什么衣服他们穿起来都显得肥大。

这些人来家里之前甚至没有名字,进了杨府,自然而然随了家主的杨姓。杨怀仁按照年龄从大到小分别取名福禄寿喜,财源广进。

安排他们到铺子里干杂役,或在厨房里打下手,或在大堂里招呼客人。柜上掌柜的任务交给了王夏莲,李黑牛仗着自己力气大,接过了杨怀仁从前的活,采购总管。

羊乐天整天就闷在厨房里学怎么拉面,小子还挺有灵性,不几天就能拉出个大体样子了,只是卖相差一点而已。

大热的天,杨怀仁说了他几次慢慢来,可他总也听不进去,大有达不到师父的水准不罢休的意思。年轻人有冲劲,当师父的只好由着他。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开张了。

夏至,北半球一年中太阳最高的一天。西方的奇幻传说中,仲夏这一天总是充满了浪漫色彩。

而在中国人眼中,冬至饺子夏至面,六月节吃面条,是一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传下来的饮食传统。

一大早,随园的厨房里就忙活起来,徒弟拉面的手艺还不过关,所以所有的拉面只有杨怀仁一个人做,拉了七八十份的时候,胳膊就抬不起来了,比灌了铅还沉。

杨怀仁坚持着拉完了整整一百份,表示今天只做午市,就供应一百碗。

李黑牛不解,不是他不体谅仁哥儿辛苦,只是觉得这么好吃的牛肉面,一千碗都不够卖,总不能卖完了一百碗就开始赶客人吧?

杨怀仁没法给他解释后世的营销手段,好东西不能一次性放入市场,越是紧俏的好货物,越是要限量供应,自抬身价的同时,无形中会得到更多的名声,可谓一举两得。

“黑牛哥哥,你说咱这牛肉面卖多少钱一碗合适?”

李黑牛就开始掰着指头算成本,摇头晃脑的嘴里还开始嘀咕,“牛肉那么贵,光那几片牛肉就得十个大钱,加上面和调料,怎么也得十五文的成本吧,咱们卖二十文一碗如何?”

听完这么实在的话,杨怀仁白净的脸就有些抽搐的迹象。

“你是我亲哥!你光算材料了,店面成本不算?人工呢?柴火石炭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

这回该黑牛哥哥抽风了,“说的对啊,成本就超过二十文了,可是如果卖三十文一碗,寻常百姓都是些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八瓣儿用的主,怎么舍得花那么多钱吃一碗牛肉面呢?”

“三十文?这么薄的利润就是去的限量供应的目的。我要卖五十文一碗!”

即便这样,杨怀仁都觉得这价钱亏了自己的手艺了,一半成本一半利润,在后世的餐饮业中基本算是良心价了。

黑牛哥哥被惊的够呛,好在他这些天被杨怀仁异于常人的行为和语言惊吓惯了,只是呆呆的看着他,等待杨怀仁的解释。

“这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越少了越值钱,就是因为限量供应,我们的牛肉面才显得更珍贵,明白没?”

黑牛哥哥抱着脑袋想了一会,恍然大悟,“贵精不贵多?”

杨怀仁含笑点点头,伸出手指做了一个v字。

当然他也需要向来自平民的李黑牛说明另一件事,牛肉面只是个开始,以后搞出什么新菜式,都会这么办,但不代表就脱离群众。

许诺在将来有了更多的厨子,或者徒弟有了足够的能力,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牛肉面的价格是可以下降不少的。

当然还有另外的办法,就是把牛肉面更精细的分类。正常的卖五十文,加肉加量的卖一百文,而不放整片的牛肉,只放切肉形成的肉碎的,卖相虽然差了一些,但可以成本价二十文供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限量供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