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重生元末大神棍>第六十二章食色性也

第六十二章食色性也

见到儿子表明态度,支持自己与妙音的事,张百里心中就是一喜,但转而更加苦恼!因为儿子支持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啊!他所幸直接端起酒坛子痛饮起来。

张太极并未加以阻拦,因为他知道这些酒度数不高,父亲的酒量还不错,酒品更好,喝醉了只是睡觉,绝不会酒后乱性耍酒疯。

但是必要的宽慰还是要做的,于是他斟酌着说道:“李白的诗中有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父亲有什么烦心事可以说于我听!我也好为父亲解忧。”

喝了半坛子酒之后,张百里已经有些微醺,但是头脑还是清醒的,所以他只是撇了一眼儿子没有说话,仍旧继续大口喝酒,一副一醉方休的架势。

见他不言不语,张太极知道普通的话语是难以让他开口,琢磨片刻,一脸玩味的说:“莫非父亲对妙音姨娘……做了什么出轨之事?”

“混账东西!”张百里酒气上涌,听到此话立即就怒了,把空酒坛子猛地敦在桌上,厉声呵道。

看到张太极一脸赖皮像,意识到自己反应有些过激,愤愤不平道:“你老子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发乎情,止乎礼!自问还是能做到的。”

张百里或许是喝了酒的缘故,又或者是心中有气,说话开始随意起来。

这句话张太极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

不过,他对于‘止乎礼’就有些歪想法了,汉语勃大精深,所以这个礼的解释就很宽泛了,不同的时代环境下,就有不同的解释。

“发乎情,止乎礼。”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意思说:叔梁纥与颜氏的小女儿颜征在山林野地里野合而生下孔子。

孔子出生时,颜征在只有18岁,而叔梁纥已经70岁了。

当时两人在山林野地的行为,应该也算是“发乎情,止乎礼”吧?!

胡思乱想之中,张太极不自觉的笑出声来。他这一笑,落在张百里眼中就是赤裸裸的嘲笑!借着酒劲儿,张百里说出藏在心里面的话:

“我与你母亲指腹为婚,从小一起长大,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咕咚又灌下去一口酒,继续说道:“我两家本是门当户对,……”

这些张太极自然是知道的,他也能理解张百里的心思,无非就是夫妻俩相处久了,只剩下亲情,没有了激情。

话风一转,张百里说起对妙音的感觉。“初见妙音,我便有似曾相识之感,尤其是她那三寸金莲……!”

没想到张百里还有些恋足癖!也许是真的醉了,张百里说话开始无所顾忌,也不管儿子才多大。

“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我爱慕妙音之美貌,实乃人之常情焉。”

“卿虽未嫁,可君已有妻!”张太极小声嘀咕。

酒壮怂人胆,张百里真是不管不顾了,豪情万丈的说道:“大丈夫三妻四妾平常事尔!你母亲还经常劝我纳妾呢!”

“既然如此,那还因何事苦恼?”张太极反问道。

这一问,张百里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顿时没了刚才的豪气!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宗主张宓已经看出我的心意。”

“莫非是他不同意?”张太极急忙问,要是张宓不答应,这事情基本上就没戏。

“那倒不是,只是……只是……唉!”张百里吞吞吐吐说不出来完整的话。

张太极听到张宓没有反对,心情就是一松,好奇的问:“只是什么?”

又是一阵沉默,张百里长叹一声,说出因由,原来妙音的情况跟李君茹有些像,本也是出身官宦人家,后来父亲被罢官抄家,家族中的男人或是被杀,或是被流放,女眷们则是籍没入教坊,为乐户,其实就是官妓。

机缘巧合之下,妙音被张宓遇见,张宓以前认识妙音,所以就把她带回府中做了侍女,但是妙音一直希望能有人帮忙酒出她的家人,妙音求过张宓,但是她毕竟人微言轻,张宓此人又是老于世故,不愿意为一个小小的侍女出头露面。

张百里的出现使妙音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因为各有所求,所以两人的关系才突飞猛进。相处这些时日,妙音觉得时机成熟了向张百里表明自己的愿望,虽是请求他帮忙,但是也并未将详情全都告诉张百里。

起初张百里满口答应,觉得无非就是花些钱财,为妙音寻找几个失散的亲属而已,哪知道兴冲冲的找到宗主张宓一说,张宓明言,如果想要妙音,直接带回去就是,但是郑重其事的警告他,千万不要搀和进妙音的家事,具体为何张宓却是闭口不言。

张百里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以张宓的家世地位,都不愿意的搀和的事情,那里是一个乡下土财主能管得了的?可是不能满足妙音的愿望,即便是得到她的人,却得不到她的心,那又什么意思?

苦思无果之下,张百里才回到自己家里,想借酒消愁。

听完张百里的叙述,张太极也是纳闷,张宓都不愿意出头的事,肯定牵涉极深,很有可能朝堂的斗争,但是蒙元的朝廷里是以蒙古人高官居多,汉人高官人数稀少,而且一般都是敬小慎微,也没听说元朝那位汉人高官被罢官抄家的呀?

难道妙音不是汉人?这也有可能,元朝建立这么多年,蒙汉通婚早就非常普遍,


状态提示:第六十二章食色性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