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我家后院是明朝>第二十八章 出行

杂交水稻种子分发下去后,佃户们开始忙碌起来,拿回去用冷水泡着。浸泡两至三天后,再把水稻发芽的种子撒播到苗床上。

到目前为止,苏伯东通过在古代倒卖现代物品,共收入51万两银子、13762两金子。在开支方面,最大一项是花26万两银子购买土地。加上其他开支,共开支32万两银子。

在明朝末期,官商勾结十分严重,东林党人更是江南商人的利益代言人。在马鉴、姚靖远、赵若敬这些大商人的介绍下,苏伯东认识了不少南直隶实权派的官员,以及对社会影响力大的人物,其中最有名的要算东林党领袖之一的钱谦益。现在苏伯东在南京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苏伯东在这个时空的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代的带过来的商品由三个商家负责零售,自己只负责供货就行了。木屋外围的建筑已经开始了施工,为此,聘请来了一批有经验的工匠和工人,由姚四含、萧展两人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苏伯东已经高薪聘请来了有经验和能力的管家,负责自己土地管理,也请来了账房先生,对各项收入、开支进行统计做账。

170名家丁在赵峥刊的训练下,已经有了初步的战斗力,虽然跟军队中的精兵还差很远,但维护自家的安全已经足够了。苏伯东现在家业的越来越来,加上希望快速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决定把家丁人数扩充为531人。提供给赵峥刊的薪水,上涨至每月15两银子。

这个时代很多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只要待遇丰厚,招聘家丁是很容易的事情,新招募的家丁,有苏伯东和赵峥刊共同训练和管理。

531个家丁,分为五个小队,每个小队100人,每个小队又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为20人。另外30人为苏伯东的直属卫队。

3月9日,苏伯东雇佣的给李岩送书信的人终于回来了,李岩在信中说闯军的作战比较顺利,自己和妻子一切安好,妻子还刚刚检查出有身孕了。他在信中还不忘拉拢苏伯东,说道闯王的大门一直向他敞开之类的话。

按照原本历史的进程,大明朝廷就快灭亡了,在灭亡后不久,李自成在山海关兵败,回到京师后匆忙撤退,李岩被诬陷要造反,被牛金星亲自逮捕处死。苏伯东自然是希望这个结拜大哥李岩幸免于难,但自己根本做不了什么,李自成是必败无疑,他只能寄希望李岩在红娘子的劝谏下及时离开李自成。

一直到3月15日,苏伯东的各项工作大体步入正轨,提供给马鉴、赵若敬、姚靖远三个大商家的货物基本上还够用,工程建设有姚四含、萧展两人负责,土地管理由总管负责,家丁由赵峥刊负责。

苏伯东不打算让老婆赵小悦每天只待在家里,有时会带上她一同参加工作,即使她不方便做或者做不来的,也让她在场了解情况。

总算暂时稳定下来,苏伯东终于可以腾出时间,决定亲自寻访这个时代的人才,尽可能拉拢过来。在出发之前,他指示总管继续收购土地,凡是一切开支必须通过赵小悦的签字批准,再经过账房登记方可使用。

在告别了妻子和一众管理层后,苏伯东带上两个随从,一路向东。他第一站是去江阴,打算认识著名的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再到苏州碰碰运气看看陈圆圆是否还在蘇州,最后前往折江鄞县(今宁波)见抗清名将张煌言。

江南一带,河道纵横、土地肥沃,工商业特别发达。在明朝人口中,全国平均起来,从事农业的人口大约为80-85。但是在江南地区,由于手工业、商业发达,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这个地区的非农业人口达到了35-40。像那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农业人口占了90以上。

苏伯东一行三人,骑着骏马,经过镇江、丹阳,一路上游山玩水,在三日后的傍晚来到江阴,下榻在一间客栈里。

在客栈吃饭的时候,苏伯东分别向食客和店小二打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这三人,他们是一致叫好,说他们都是好官。

历史上的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满清的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江阴遗民仅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

苏伯东心里想道:“要不要去见这三个人呢?阎应元现在是江阴典吏(相当于正科级公安局长),陈明遇是副典吏,冯厚敦是江阴训导,三人都有官职在身,自己一个商人,找他们说些什么好呢?如果他们没有官职在身还好,现在他们有官职在身,总不可能跟他说辞官跟自己混吧?如果是南明朝廷建立后,自己通过马士英谋得官职,再通过吏部的把他们调派到自己手下,这样的可能性还比较大。”

苏伯东想想,还是放弃了原向要去见他们三人的想法,自己要抱紧马士英这条线,到了南明时期很有可能会加官进爵,自己有身份有权力,才有最好的理由把这些抗清名将聚集起来。

第二天,三人离开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出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