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胆估计
真正身份,可是他很明白,定海军,如果按照这个,来继续发展的话,几乎没有任何问题,他会成为的北宋的第一强藩。

北宋对于节度使的控制非常的严格,大部分的节度使,都被封到了边境军州,这些地方,面积都是非常之小,哪怕是在边境,也不会让他庞大到足以的动摇北宋的基础的。

地盘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实力的,再加上备战和跟辽国,西夏之间的摩擦,北宋的边境军州发展的都一般,一些熬不下去的,甚至主动请求卸任,一些节度使,更多的时间是待在京城,军州的事物,都交给了中枢派来的官员来处理。

这种方法是整个北宋的惯例,却在这里被打破了的,面积和土壤肥沃的程度,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富裕程度,这一点,在北宋政坛,可以说是不容怀疑的真理,在定海军这里,被打破。

一个贫瘠的,原来只有几百户,人口充其量一两千人的地方,就算是得到一些资金支持,还得到了厢军,又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定海军如同教科书一样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赵信所说的工业,居然真的创造了神奇,一个工人的产出,是一个农民的数十倍,上百倍,早知道这些,农业还那么重视干什么。

当然了,这种最初出现的想法,之后有被见识给打脸,农业非常重要,无农不稳这句话,就算是在工业发达的定海军,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没有了农业生产的粮食,定海军的工业,根本就换不到东西。

可是在粮食保证,在有足够的粮食种植的前提下,工业才是有钱的根本。

现在,如果有机会的,让周重可以管理北宋的一个县的话,他不但会管理的很好,还会在短时间,让这个县富裕起来。

可惜,周重知道,从他选择了定海军之后,他就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的。

北宋的惯例,无论是藩王部属,还是节度使的手下,他们对于封地之中的大部分事物,都有很强的管辖权,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情,一般中枢也不会去管,也相应的,这些封地,军州的人事,中枢也很少去管。

除非,这个藩王或者是节度使,表露出割据的想法,中枢为了避免分裂,主动的出手。

周重等人,他们的命运,已经跟定海军密不可分的,很难跳出来的。

一个的定海军下面的区,算什么级别呢,如果说节度使跟路相提并论的话,那么这个就是府和县,可实际上,整个港口区,加起来,也不过是3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稍稍好一点,大概有70平方公里。

这么大的土地,连一个县都比不过,实际上,整个定海军的面积,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县。

没有了跳出去的可能,很自然的,周重,就只能够在定海军发展,定海军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四区区长之一的位置,还有管理着港口区的权利。

定海军接下来的目标,那是很确定的,积极的发展造船业,走向海洋。

周重的家乡距离海洋不算远,也曾经到过海边,吟诗抒怀,可是他真正的到了定海军才知道,海洋意味着什么。

财富,没错的,定海军用真金白银的商品,吸引了这些海商,解决了定海军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海军的庞大运力,带来了低廉的产品,以往庞大的运输费用,被降低了很多,哪怕是单纯运输,都有足够的利润,更别说作为原料。

原料跟粮食之间的问题,得到了扭转,定海军的工业,获得了足够的原料之后,定海军的产品也开始爆发了。

廉价的产品,质优价量的产品,立刻形成了可怕的竞争力,定海军就如同一个魔术师一样,以往价格高昂的产品,在定海军,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问题,生产速度快,质量还好,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一点,在定海军,经过无数次的实例,最终证明的东西,只要敢想,就能够做到。

一个如此宽阔,深度如此之深的运河,会不会用于运输,定海军的内部,已经完成了铁路的铺设,从最开始的一条铁轨,到现在的3条,逐步完善的前提下的,定海军的各种商品,运送出去,离不开这些铁路,那么用运河来减缓,也不无可能。

可是就目前最大的海船来说,也没有必要弄这么大,最大的3万到4万料的海船,在整个开挖的运河之中,并排的行进,也没有任何的问题,甚至再多几个都可以,没必要这么浪费。

赵信从来都不是喜欢炫耀的,哪怕是之前的汴梁之行,数十艘大船的庞大船队,彰显了定海军的富庶,可是赵信从来都没有高调的站在台前,甚至很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

再怎么庞大的运河,也只是在定海军,哪怕的把定海军全部的挖掉,也不会引起北宋的关注,好大喜功这一点,肯定是说不过去的,那么就只有实用价值了。

苦思冥想之后,一个想法,突然在周重的心中冒起的,难道真的是大海船,因为他霍然的发现,定海军从无到有的制造过程之中,这个船的吨位,是以倍数提升的,料,再到后来的1万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中,就提升了五十倍。

这个运河之所以挖掘的这么大,难不成,是因为将来,定海军要建造的船舶,还要数倍于现在的实验船舶。

这个想法非常的疯狂,可是对于周重而言,他越想越觉得可能,试探着问道:“侯爷,难道,未来海船更大么?”

赵信终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胆估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