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
起到的作用是巨大。

节约更多的劳动力,让有限的劳动力,获得更好的运作,原来,无法耕种的土地,在牛马的帮助下,可以耕种,并且在牛马运转之下,开垦出更多的土地。

这个如果只是增加耕地面积的话,并不可怕,人力有限,在开垦方面,就算是有牛马的帮助,又能够开垦多少。

可是有了牛马,物流更加的方便,本应该在山里,没办法运出来,并且,获得更多的利益。

定海军的一些普通的机械,也开始逐步的流通开去,最好的,就是畜力的各种机械,比如说,水车。

寻常的水车,是在河道的两边,对于一些水流较快的河流来说,不但能够灌溉,还能够的提供动力,比如说,磨面之类的。

可是这样的水车,并不是在每一条河流上面,都能够使用的,在一些水流缓慢,甚至是不怎么动弹的河流,就没有用了。

增加了畜力就不一样了,在水里慢的,可以用畜力来帮助,定海军出色的动力体系,可以让更少的牛马,可以做更多的功。

对于农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水。

水是万物之源,干旱对于农业来说,是最可怕的灾害,一旦干旱,基本上,就是绝收了,抢都抢不过来。

可是只要河道,或者是有水的地方,利用水车和各种沟渠,可以对很远的地方进行灌溉,减少劳动力,并且提升收益。

粮食,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是最基础,最基石的东西,在游牧民族哪里,几万头牲口,只是几万头肉,可是在农耕民族,这些都是劳动力,当这些完全使用上去,整个北宋的劳动力就会得到爆发。

哪怕是没有定海军,哪怕现在,赵信离开,不在用后世的科技,来改变北宋,北宋的命运都会得到改变。

先进耕种技术,农家肥的制作,更多的牲口带来的更多的劳动力水平,预计10年之内,北宋的粮食生产会迎来一波暴涨,到时候,整个北宋人口更多,财富更多,实力也会更加的发达。

同样的,有了棱堡和长弓这样,更简单,更强大的防御武器的,有了钢铁和水泥的结合,就算是蒙古发展,也未必能够拿下北宋,如果再拿下燕云十六州,并且有火器的话,整个宋朝甚至是中国的历史,都会被改写。

才两三年的时间,变化就如此之大,可是在赵信看来,这些北宋的变化,只是定海军变化的影响,真正变化大的还是定海军。

滑膛枪,火炮,这些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的武器的出现,让定海军的实力大增,现在,就需要一个把这个实力发挥出来的东西,那么造船就是的最佳。

赵信接见了定海船厂的这些人,在简单的交谈之中,了解了定海船厂的发展现状。

不错,非常的不错,20个船坞都被利用上去,在首批超过万料的试验船,一一的完成,并且下水,经过了一系列的海上实验之后,积累了一部分经验教训。

这些,或许短时间,没办法让这些船匠们研究出来,可是定海军,有一系列研究的地方,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面,船匠们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真正有作用的是设计院。

原来船匠,多是根据经验,根据自己的灵感,来判断要建设的船只,这样是自然的发展,速度非常的慢,可能要几代,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技术的更迭,一定程度之下,因为某些关键性的船匠的问题,还会出现反复。

一些绝密的技术,往往会被船匠自己留着,就算是传下来了,也没有什么来龙去脉,只能够照本宣科,没有继续提升,甚至有失传的危险。

可是,在定海军,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理论就是力学,还有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一旦形成了技术突破,就会以论文,或者书本的形式记录下来。

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有一个固定的脉络,并且清晰的理论基础,后来者,只要学习这些东西,有一些基础知识,就能够完成一遍,然后在之后,推陈出新。

在定海军,船匠们技术,更多的是在实际施工上面的,而不是在决定船的类型,还有建设方法,这就极大的减弱了船匠们的难度,哪怕是只有主导过200料的船只,有一个完整的施工经验的,就能够在定海军的工程人员的帮助下,主导万料的大船。

现在,定海造船厂开建的船只,跟之前相比,提升的并不太多,从1万料左右,提升到了1.2万料,提升幅度不大,没有之前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升,可是的内部的结构,却完全不同。

这是在赵信,成熟西班牙帆船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结果的。

在巅峰时期的西班牙帆船,是海上的巨无霸,100多门火炮的体量,那绝对是战场上面的移动军火库,百门大炮齐发,那个场面,几乎是毁天灭地的。

定海军继承了西班牙帆船的特点,也在这个特点之中,加入了属于定海军,属于是中国的一些东西。

中国在帆船上面,最出色的地方,实际上是在水密舱,这种被设置在下方,增加了船只的抗沉性的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很多外国海商,为什么要买中国的船,质量好是一方面,可是水密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止一次,有海商,在遭遇风浪之后,船只大规模的破损,却依靠这水密舱,活了下来。

对于海商来说,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论,但是活着,永远是最重要。

水密舱对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