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六百四十五章 关键问题
影响,让他们没落了,可是现在,河套平原的重新开发,让这一条路有了发展的基础。

现在,一次性到位,获得了东京到西平府的整个铁路的修建权利,整个铁路的勘探和计划工作,就更要提升到一定的程度。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在西北是一层层的高山,东部则是一连串的平原,在这个地势之下,河南正好处于整个中国的中心位置,从河南向东,是一片平原,地势较为缓和,山地很少,可是从河南向西,就是一片的山区了。

河南府是四京之一,在之前,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洛阳。

在目前,中国经历的历史之中,如果说那一个城市大名鼎鼎,那么,一个长安,一个洛阳。

他们不但是西汉和东汉分别的首都,也同样是唐朝的首都和陪都,拥有着非常可怕的战略地位。

北宋成立之后,也曾经想过,定都洛阳,可是多年的战乱破坏,让洛阳较为残破,没有一个成为都城的基础,同样,宋朝继承了后周的版图,也很自然的,把都城定在了汴梁。

哪怕是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跟古代已经不一样了,可是在地理位置上面,变化的还甚少,河南府之所以成为文明世界的都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北临黄河,东临洛水,周围还有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等八个关口。

一个城市是否可以成为都城,地理位置是关键,在之前的时期,长安长期成为都城,一方面,关中平原的沃土,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函谷关这样的关卡。

洛阳也是差不多,曾经东汉时期,守住虎牢关,就可以抵挡住兵锋,只要守住,就可以把一切的危险拒之门外。

相反,汴梁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一旦突破了黄河天险,就没有任何可以守卫地方了,虽然突破很难,可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突破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建立都城,需要考虑的,是安全的问题,越是容易防守越好,可是在修建道路特别是铁路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交通的便利性。

八关和外围的防御体系,构成了洛阳强大作为都城的根本,但是也成为了目前的困局,实际上,运河在北宋的时候,只是通行到了开封,从开封到洛阳一段运河,是断断续续的,这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困扰,现在,一条铁路的贯通,让这个问题得到的解决。

洛阳有众多的关卡,可是黄河平原,主要还是以平地为主,这些山也不是那么的高,不如秦岭那么的险峻,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实际上,在的前期勘察的工作之中,这一条铁路的一个关键的点,还是在关中,这是一个很难以解决的问题。

关中之所以可怕,一方面是河道上面,三门峡的关口可怕的,让河运到这里终结,黄河从中游的高原,到下游的平原,在这个区域落差极大,而黄河携带泥沙,在中游并没有大量的堆积,原因就在于,中游过了黄土高原之后,落差巨大,黄河水的流速非常的快,让泥沙不具备堆积的条件。

可是经过了三门峡之后,伴随着地势平缓,黄河水携带了动能,开始向海洋流去,却因为平缓的关系,大规模的蓄积。

从长江逆流向上,虽然说三峡拥有众多的风险,却也不是完全不能逆流向上的,可是在黄河,这不存在。

没办法逆流,就没办法利用黄河方便的水运,只能够走陆路了,可是关中天然的环境,也让陆路无法走通。

关中的险峻,就是函谷关之险峻

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函谷关之险峻丸泥可塞,秦岭函谷关,成为了制约的关键,到了20世纪的时候,进入到西安的铁路都没有多少,甚至到了接近21世纪,越秦岭,依然是一个汽车都难以逾越的问题,每年在这个上面发生的事故,不知道凡几,也就是到了21世纪左右,大量秦岭隧道的开凿,这才让交通问题解决。

没错,没有越不过的险峰,如果有必要,发展对外的交通,就算是喜马拉雅山,也不是不可以开挖隧道的,只不过在11世纪的北宋,要开凿一个隧道,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隧道,铁路的施工难度,就大了许多,甚至的一些后世证明有用的方法,也步伐利用下来,曾经京张铁路的之字形,也只能够解决坡度在一定程度的丘陵,对于马来说,力量还是差了一点,坡度到了一定程度,就没办法继续。

正因为铁路的长度足够长,其中很多地方,还是处于高原,中国的东部,是大片的平原,到了河南,湖南湖北这一线开始逐步的抬高,南方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这样的地方,在北方,就是黄土高原,蒙古高原这样的地方。

从海拔一两百米,提升到了上千米,甚至更高,这中间,是一连串的山脉和高原,对于铁路的施工要求,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

赵信也不是毫无准备的,以他对于地图的了解,只要重现原来21世纪的铁路,基本上,可以节约很多的东西,在这个程度上面,还需要实际情况实绩分析。

在平原,可以用绕的方法,铁路的较高效率,哪怕绕行个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关中平原,那就只有一条路,哪怕是绕几千里,也比一定能够绕出去,除非绕到更北的地方,那里就不是北宋的领土了。

下面测量人员,他们只用大规模的实地测量,然后把情况汇总起


状态提示:第六百四十五章 关键问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