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第一百一十二章 尔虞,我诈

1501年对伊比利亚半岛来说不是很友好,从4月开始,半岛西部大部分地区陷入了干旱,而东南则有些地方连连大雨,河水泛滥,这在往年来说是很罕见的,特别是在阿拉贡王国虽然零星残缺可依旧能够查找到的一些水文记载里,虽然往年也会出现过类似的干旱,但是像规模如此之大,持续时间又这么久的却很少见。

阿拉贡最重要的埃博罗河水位普遍下降,很多地方已经干涸见底,航道被迫停运,而有些地方已经因为没有河水灌溉庄稼出现大片干死在地里的现象。

斐迪南很着急,阿拉贡因为地势的原因,很多地方并不适于耕种,和卡斯蒂利亚相比起来阿拉宫的土地原本就显得贫瘠了许多,这也是斐迪南急于在地中海开拓领地的原因,西西里岛的海上贸易给了阿拉贡很大的帮助,不过他依旧觊觎着那不勒斯。

这也是他对于贡萨洛悍然违背他的命令,转而征战克里特感到恼火的地方。

旱情在6月达到的顶峰,从首都萨拉戈萨出去就会发现很多地方的田地里一片荒芜,因为缺水良田大片大片的枯萎,很多地方为了争夺珍惜的水源发生了冲突。

这些纠纷有些被闹到了斐迪南面前,可更多的却是由那些贵族私下里自行解决,因此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甚至是规模不小的战斗在阿拉贡各地一时间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面对如此情景,斐迪南不得不给他的妻子写信,虽然今年显然已经是来不及了,但斐迪南觉得这应该是重新提出埃布罗河上游修建大坝的时候了。

在埃布罗河上游修建一座水坝的想法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当时还算年轻气盛而又正和斐迪南情深意切的伊莎贝拉很赞成这个想法,在她想来帮助阿拉贡修建一座具有有重要意义的水坝是让两国显得更加关系紧密的好事,在当时尽管有很多卡斯蒂利亚贵族表示反对,可伊莎贝拉依旧对斐迪南予以支持。

只是在几年之后,伊莎贝拉的态度就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尽管斐迪南一再催促让这个工程尽快上马,但是伊莎贝拉却以种种理由推诿拖延,特别是自从他们的儿子胡安王子死后,伊莎贝拉开始有意无意的削减对阿拉贡的种种帮助。

相比起来,不论是从国土面积还是富裕程度上来说卡斯蒂利亚都是远远胜过阿拉贡王国的,这让很多人不由得多少有了些想法。

在胡安娜势必要成为下任女王的趋势下,未来的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十分微妙的话题,胡安娜是否能够压制住那些桀骜不驯的阿拉贡贵族成了很多卡斯蒂利亚人既关心又担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显然也是伊莎贝拉最为牵挂的。

斐迪南能够想到伊莎贝拉是在暗暗遏制阿拉贡的发展,不过他还是想说服自己的这位表妹兼妻子帮助自己,所以在6月中旬斐迪南从萨拉戈萨出发前往巴利亚里多德,因为根据时间的计算,他的又一个外孙很快就要出生了,如果这是个男孩,他很可能就是未来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这个联邦王国的国王。

而他前往巴利亚里多德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贡萨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萨拉戈萨的宫廷里流传起了关于贡萨洛的一些流言,其中很多是关于他当初在意大利的时候如何利用权势为自己大捞好处,还有一些则是说他在用兵克里特的时候飞扬跋扈奢靡无度,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让萨拉戈萨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位将军居然花了整整600个金比索为自己做了一件华丽的披风。

而当时一个堪称精锐的士兵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到30个比索。

这些传言无疑让人们对贡萨洛深恶痛绝,特别是当听说他让人把大批从意大利劫掠的珍宝财富还有数不清的名画雕塑运到了自己的老家凡戈萨的庄园里点缀他那栋奢华的别墅之后,很多阿拉贡贵族对贡萨洛已经是恨之入骨。

不过这些并非是让斐迪南最关心的,虽然贡萨洛的“斑斑劣迹”的确让他十分恼火,但是真正引起他注意的,却是先是由西西里总督弗洛门萨发来的报告,然后就是那些原本就已经令他十分在意而后因为种种迹象令他更加心怀疑虑的传言。

贡萨洛·德·科尔多瓦作为卡斯蒂利亚贵族中的代表,一直被斐迪南视为自己将来统一两国的一个障碍,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把贡萨洛打发到意大利的原因。

对于贡萨洛利用权力为自己大捞私利他是不在乎的,甚至一个贪图享乐的贡萨洛也更让斐迪南放心,但是即便如此,关于贡萨洛可能与那些卡斯蒂利亚贵族勾结起来反对他的猜疑依旧存在,而且斐迪南隐约感到,或许即便是在阿拉贡王国里,也有些因为不愿意与卡斯蒂利亚合并,而暗中反对他的人。

或许这些人对贡萨洛同样没有好感,但是在相同的目的之下他们未必不可能联合起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在7月初回到巴里亚里多德之后,斐迪南对伊莎贝拉任命贡萨洛指挥对安达卢西亚贵族联军的镇压表示了异议,他希望能够把贡萨洛召回宫廷,至少是能够让他在自己眼皮下面看得见的地方,因为这个人不论是声望还是权力都太危险了,为此他不惜和伊莎贝拉发生了公开分歧。

国王夫妻的矛盾并没有成为什么秘密,人们很快就知道了因为贡萨洛而引发的那次冲突。

这消息甚至传到了安达卢西亚,所以当亚历山大走上山坡看到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二章 尔虞,我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