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六百六十一章 编排
家没几日,就开始变得大手大脚起来。

这可怎么得了,看来他得更努力干活,这么会败家的闺女,肯定手头紧,在需要他贴补的时候,他总不能一点银钱也拿不出。

翻看了两页新整理过的账册,方老头揉了揉眼睛,抬头就看到大门前站着一个年轻书生。

这书生神情中略带三分惆怅,低头看着门口一块不怎么起眼的青石。

“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就是这里了,老板,一份‘玉无瑕’?”

方老头愣了下,迅速回忆起女儿说过的话,略微一蹙眉,轻声叹息:“请坐。”

白瓷盅装豆腐羹。

豆腐软嫩鲜滑。

孙之节吃着只觉得好,而且不只是豆腐好,意境也好。

桌椅看似朴素,但上面刻绘的画,笔调优美,无论人物还是风景,都是上佳。

就这一套桌椅,若是懂行的人看到,怕是能值十两金。

桌子上用的器皿也好。

茶碗水壶杯盘碟子,凑在一起正好拼成双鱼戏珠的造型,严丝合缝。

一个样貌秀气,手脚干净的小厮,轻手轻脚地把用具打开,倒上茶水,摆放好点心,整个桌子这么一看,便足以入画。

“雅致!”

孙之节很满意,一时间诗兴大发。

再吃这豆腐羹,就越发觉得口齿留香。

能让先帝和先贵妃爱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好?

方老头送走了客人,都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店里的生意一下子就好起来。

来的客人多是斯文人,还有富贵人家的侍女上门,要求打包。

方老头照着女儿的话,客客气气,但也不太当回事那么应付。

一天只做五十份玉无瑕,多了没有,一人限买一份,用最好的包装,每一分都送漂亮的便签。

没多长时间,每每晨起开门前,门外都要排出长队,且下人们渐渐少起来,竟多是文人墨客自行登门。

连带着其它豆制品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方老头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幸亏自家姑娘早早给雇了两个伙计。

不过,照着女儿的说法,家里不缺钱用,生意不必做得太累,要的是种格调,对,就是格调。

方老头不是那种特别固执的父亲,女儿长大嫁了人,也没把女儿当外人,孩子说的话,他也愿意听。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个大老粗,除了会出死力气,也没别的本事,姑娘却不同,和她娘一样,是个有见识的,多听听女儿的话,总没有坏处。

不过月余,老方家的豆腐坊,竟成了南安城赫赫有名的地方。

便是那些闲汉们,碰到外地来的客商,提起南安特产,都要郑重其事地说一回‘玉无瑕’。

先帝和贵妃的故事,也被编排出无数个版本,成为茶楼饭馆的说书先生们,最喜欢说的内容。

夜姑看着这一连串的发展,愕然无语,最后只能满脸佩服地看着比她还小三岁的方若华叹气。

人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像她这样才十七岁,但是已经成熟稳重是个大人的女人,在船上人家里,不算新鲜。

女人一旦嫁人,无论她是十四还是十五,都会迅速地成熟起来。

自家这位主母却依然让人心惊胆战。

“这么随意胡说,还编排先帝和他老人家的贵妃,您就……不担心?”

方若华失笑:“担心什么?这世上,编排皇帝的人还少了?”

夜姑无语。

编排皇帝的人不少,大部分话,一听就让人想笑,编排的这般真切的,那确实少有。

先帝过世那么多年,朝中经过几轮清洗,谁还知道他当年到南安城之后,和玉贵妃有什么往事?

他便是当真在街头吃过一碗豆腐羹,赞过一句好,那也很正常。

估计真去问当时随御驾南行的老大臣们,他们也不敢一口咬定说,就是没有此事。

方若华莞尔一笑:“我们借名卖个豆腐,做一笔生意而已,先帝便是在此,估计也只会一笑了之。”

夜姑:“……”

她还是没办法接受这种惊世骇俗的操作,那可是……皇帝啊!

也唯独方若华这般,并不把皇帝太当一回事的人,才能想出这种,靠营销皇帝来打响自家豆腐名气的做法。

这里面的道道,怕也只有经手之人,知道一二分,就连许家,纵然有些许怀疑,也没真敢想自家的这位六奶奶,能这么轻描淡写地做出如此,咳咳,惊世骇俗的事情。

到是许大福还特意专门跟管事交代,以后买豆腐,价钱都翻三倍。

方家的豆腐坊到底有没有日进斗金,方若华到也没太在意,只要方老头有点成就感,顺便有些名声,也少些麻烦。

名声这种东西,只要是好名声,对升斗小民来说,也许就能在某个时候,成为保命的利器。

冬日终于渐渐过去。

风雪初停,暖意渐至,总算是熬过了一冬,男女老幼们眼看着多了活气,就是街市上奔命的乞丐,也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只是春日里不见雨,不知今年的年景会是如何,人人心中尚存着隐忧。

方若华一边晒太阳,一边溜猫,她到是很清楚会有大灾,也有大疫,可方大妹记得的事情不少,却根本不知根源何在。

她在那点记忆里面已经是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地审阅分析,还和直播间的水友们商量,最后得到的结论,也不过只有一点。

广泛积攒粮食,兵来将


状态提示:第六百六十一章 编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