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远古求生>第一百三十章 豁然开朗

尽管已经有了一点眉目,但是这都是刘宝在自己脑海中的推测。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实践出真知”。具体能不能行得通,还是要通过试验来说话。

接下来的几天,刘宝的精力就花在了这个“科研攻关”项目上。为此,他特意花时间专门砌筑了一个小型的窑炉,一次只能烧几件陶器的那种,结构也很简单。当然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也做了一点小的改进,比如在这个小窑炉的顶上特意多弄了几个孔洞。

这样的话,只要准备几件陶坯就可以试验一次,需要的燃料也相对较少,比较节省时间。即便一次试验失败了,很快又可以准备好再来一炉。

既然因为烟雾熏出了黑色,那么就需要保证足够的烟雾量。怎么才能弄出烟雾呢?刘宝自然的从上次淋雨上想到了加水的办法。

炉顶上多弄几个孔洞,就是为了能够让水均匀的进入窑炉中,让炉膛内部充满烟雾,把所有的陶器都完整的包裹住。只是在什么时候加水,加多少水,这也都还是问题。空想肯定是想不出来的,只能通过不断的试验来证明了。

等待窑炉和陶坯干燥的过程中,刘宝又抽空用藤条做了点小玩意。就是他在齐山的时候做过的鱼篓和虾笼。本来在做出了渔网之后,刘宝已经看不上这样小打小闹的工具了。

但是那天他闲着没事,看看部落里的孩子们和留守的族老,忽然就想到了补钙的问题。之前让他们多晒太阳,那是为了促进钙质吸收,而且阳光可以帮助体内合成某种维生素,是维生素d还是什么来着?一时半会的记不清了,不过没关系,知道晒太阳有好处就行。

可是阳光只是有助于体内钙质的吸收,那也总要有钙质来源才行吧?按理说,部落现在是肉食为主,又有骨胶可以熬,不应该缺钙的啊。但是刘宝就是觉得这个时代的老人孩子们都缺乏营养,比如有的族老佝偻着身子,有的孩子明显偏瘦小,看起来就心里就不舒服。或许是强迫症发作了?

所以想来想去,刘宝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小鱼小虾上面。小玩意也有小玩意的好处,不用做多大,方便携带,便于使用。控制一下进出的口径,就能限制捕捉到的鱼虾体量。

他做这些,其实为了让采集队的女人们使用的。早上出去,把鱼篓虾笼往小溪里一放,晚上回来的时候再收起来。因为是在小溪里,捕获的肯定都是各种长不大的小型鱼虾,就是不用怎么处理,烧熟了以后一口吞的那种。要是没记错,虾壳的钙质含量应该比较高也容易吸收吧?反正现代的时候还有专门卖那种小虾皮的。

抓到了小鱼小虾之后的后续工作也不用很麻烦,直接洗干净之后煮汤就好,当然要放点薤白紫苏之类的去腥。大致来说,有点像是后世盐水虾的做法,简单,却又能体现鲜美。吃的时候都不用去皮吐壳,整体嚼一嚼就可以吞下去。好吃营养又补钙。

制作鱼篓虾笼也不复杂,就是有点花时间。用的时候在里面装点碎骨头下脚料之类的作为诱饵就成。

其实刘宝小时候是见过小伙伴们用竹篮子或者竹簸箕来抓的,更多的时候像是玩耍,有时抓到了他们会自己吃,有时就带回去给家里的鸡鸭当饲料。

但是用那样的办法需要有人一直在旁边看着,不是很方便。所以他才决定改做虾笼。等刘宝做好了几个交给采集队,并且告知了使用方法之后,差不多就可以进行第一次的黑陶烧制试验了。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宝的科研热情很快就遭到了不断的打击,就像他给火热的窑炉里加冷水是一个道理。第一次的时候加水加急了点,水量过大,几乎收获了一窑的碎片。

第二次加水又加少了,不过好歹出来的陶器上还是有点淡淡的黑色,让刘宝大为振奋,这说明他的方向似乎没有错?

第三次他控制了水量和加水的速度,但是忽略了时间,加水加晚了。结果烧出来的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第四次又加水加早了,窑炉里一阵“噼里啪啦”的爆裂声,把他吓了一跳,差点以为要炸窑。

……

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刘宝最终还是一事无成,顶多是烧出了几窑带着不规则黑色条纹斑块的陶器而已。勉强算是给部落里又增添了一点陶器的数量。

这天又一次开窑,刘宝麻木的从小窑炉里取出已经冷却的几个陶杯。不出意外,这回又没有成功。只不过看起来烧的还算结实,用起来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作为实用器还是可以的。

这还是羊蹄的建议。这些天刘宝一直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烧黑陶,族长和羊蹄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但是开窑烧陶还是明白的。于是羊蹄建议他,干脆做一点有用的器型,即便不能达成他的要求,但是还可以给族人们使用,不至于浪费。

说起来,刘宝心里还是很感激的。这段时间除了烧陶,他就什么都没做。既没有和狩猎队一起出猎,也没有和女人们一起去采集,等于在空耗食物。要知道,部落可是不养闲人的。但是即便这样,也没有人指责他什么。

叹了一口气,刘宝把几个杯子带回了部落。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他自己都没有什么信心了。而且也不好意思继续当个米虫,每天做着族人们看不懂的事情,却对部落没有什么帮助。

其实认真说起来,制作黑陶也不过是因为那次下雨的意外,他见猎心喜之后的一时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章 豁然开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